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爱车碳排放多少 五成车主不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4日 08:28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调查显示:与对碳排放的“无知”相反,7成以上的车主更关注油耗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气候变暖最终将危及我们的未来生活,这个观点已经为人熟知。对汽车产业和汽车生活来说,所受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但是,记者调查发现,有五成以上的车主不知道自己的爱车的碳排放量,并且认为低碳生活对有车生活影响不大。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成以上的车主更关注油耗

  53%不知碳排放多少

  在调查中,有高达53%的被调查者不知道自己的爱车的碳排放是多少,其中,有37%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什么是所谓的低碳以及低碳经济”。一位被调查者甚至反问记者,“碳排放量是写在说明书上的吗?基本没怎么注意过。”而对于“你认为最适合目前情况的汽车低碳技术是什么”的问题,有60.1%的人表示,汽车厂家应创新发动机技术;近40%的人认为应该是新能源技术以及轻量化车身技术等。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有69%的被调查者表示“听说过”,其中41%的人对此“比较了解”,但是大多数被调查者还是表示“新能源汽车离我们太遥远,没怎么关注。”

  74%关注爱车油耗

  与碳排放量的乏人了解相反,74.3%的车主经常关心爱车的油耗,基本都能随口说出爱车的油耗情况。“我的车子城区路况综合油耗7.6L/百公里,高速6L。”骐达车主郭先生对爱车的油耗了如指掌,但是对碳排放量全然不知。同时,有24%的车主偶尔关心爱车油耗,只有近2%的车主“不怎么关注油耗”。而对于“如果你现在再买一辆车,你最关心什么”的问题,有33%的人首先关注安全性,其次是31%的人关注车子的实际油耗,再次是24%的人关注动力,对于碳排放量以及车子的发动机技术等问题只有很少的人表示关注。

  31%会减少开车次数

  随着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各大媒体对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疯狂报道,一个好的现象出现了。调查结果显示,有24.5%的被调查者表示,“以后可以为了降碳和减排主动减少开车次数或者选择其它出行方式”,如今随着更多的人对低碳的了解,有31%的人表示“最近开始尝试尽量减少开车次数”。一位比较了解汽车的车主坦言,“当我知道我开的思域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52g/km的时候,我开始逐渐减少驾车上班的次数。”有58%的被调查者表示“低碳生活对有车生活影响不大”,但是,也有35.7%的车主表示“已经习惯每天驾车上下班的生活,一旦放弃影响将很大。”记者张欣男

  低碳知识大普及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汽车的碳排放:

  汽车是碳排放量比较大的行业之一。根据专家的预测,我国汽车行业的碳排放可能占总排放量5%左右。但是,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碳排放量在总排放量中的比重可能会越来越高。在汽车产业成熟的发达国家,汽车行业占碳排放量25%-28%。

  为此,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在出台汽车低碳的措施。欧盟规定,从2012年开始,将对CO2排放量超过130g/km的M1类新车进行惩罚;法国规定,2008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00g/km的汽车给予5000欧元奖金,对超过160g/km的汽车最高可征收2600欧元的尾气排放超标税;德国规定,7月起实施按发动机排量与CO2排放量征收汽车税的政策;瑞典和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开征类似“碳关税”的税收;日本规定3年期的政策,对低排放车型实施全免、减免75%和减免50%不等的优惠;美国规定,到2016年将把小轿车和卡车的排放量减少30%,新车的平均燃油使用效率要从目前11km/L提高至15.44km/L。中国政府也提出,到2020年,中国国内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决定。

(编辑:范文清)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