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今年工业经济的亮点,汽车是其中之一,想必大多数国人不会反对;而跨入1000万辆的门槛,更显中国市场在全球经济萧条中的一枝独秀。但在国内汽车市场“极热”的同时,行业人士一直在关注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遇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1~9月,国内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增长在30%以上;而同期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整车累计出口量同比下降了57%,由上年同期的50万辆规模锐减至今年的不到22万辆。这一“热”一“冷”的反差,一方面凸现海外市场尚不能分担汽车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任;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汽车工业在到达汽车生产大国的界标后,开拓海外市场、扩大中国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已成为必需面对的课题。
从今年汽车市场整体表现看,由于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带动了内需的增长,使得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经济尚未好转的情况下逆市上升。与此相反,外需非但未与内需增长同步,反而下滑严重。最新出笼的国家统计局分析报告称“外需不足依然严峻”,清楚地说明了中国产品整体出口形势依然很不乐观。
在2008年底之前的三四年中,中国汽车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高于全国汽车产销增长率,出口量占销售总额在去年最高峰时逼近10%。2008年7月因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发生时,国内汽车产销开始逐月走低,但尚未波及海外出口市场,影响是到年底时出现,一直到现在尚未回暖。分析中国汽车的主要出口市场,大部分散落在第三世界地区。当中国及欧美各国纷纷出台救助车市的措施时,发展中国家由于亟待解决问题众多而对车市扶持乏力。我们从今年汽车企业累计出口报表可以看出,1~9月,出口产品结构已由去年的轿车为主,转为今年的货车占据最大份额,说明以政府采购、国际组织捐献形式的商用车出口仍被一些国家接受,而以私人消费为主的轿车出口,未能得到出口目的国有力的信贷、促销支持。再加上部分国家对中国汽车企业建立海外基地设置重重门槛,出口车经营十分困难,某些企业已停止海外基地的建设。
在世界经济形势依旧未得到根本好转,海外需求、贸易投资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面对着中国车市今后10~15年仍处于增长态势的预期,中国汽车企业是全力应对国内市场,还是继续构筑海外网络、推广中国品牌?记者在10月21日中国1000万辆车下线现场采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时,他说,中国已经是汽车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强国,而成为汽车强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中一个就是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目前,中国作为全球汽车制造大国,产品主要以内销为主,今年外销的份额不超过产销总量的3%,与制造大国的身份尚有一定差距。近几年,中国企业不满足仅向第三世界出口,不断努力进军欧美汽车发达国家市场,但收效甚微。目前,“金砖四国”的另外三个国家:印度、俄罗斯、巴西都在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特别是印度的制造成本更接近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竞争态势十分明显。
因此,无论是从中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制造实力,还是中国企业多年耕耘海外业务的经验,以及打造中国自主品牌国际化的路径看,中国汽车企业仍会继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经过几番海外风雨的挫折历练,中国汽车出口的模式会更成熟,进军海外的步伐会更扎实。
孙红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