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君子论衡:世界汽车变局下的中国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8日 11:03  21世纪经济报道

  10月20日,中国汽车市场正式进入全球1000万辆俱乐部。面对首次扮演拉动汽车消费“发动机”角色,舆论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褒贬不一。如何定位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全球汽车变局下,留给中国的机会到底有多大?这是从现在开始,汽车界两个绕不过去的课题。

  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和谊、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顾翔华在新浪网主办的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针对世界汽车变局下的中国机会这一主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发了他们各自的观点。

  “让汽车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拉动力的政策只会越来越多;不能给中国汽车下产能过剩的定义;中国搞新能能源要避免我们再走弯路、避免重复投入;汽车出口首先要练内功;兼并重组并不意味着成功。”

  这是上述四位代表产业界、学界、政府,说的最多的内容。

  鼓励政策只会越来越多

  《21世纪》:中国汽车产销今年全面飘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高增长的现象是否会持续?

  姚景源:高增长现象有两个原因。第一,政策。我国关于汽车的政策有十大振兴、购置税减半、农民买车可以补贴等。政策是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这些政策不是只顾今年的,所以无论怎么发展,从政策层面来看,肯定是有利于汽车行业发展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不会减弱。

  第二,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客观规律。随着经济结构的增长,文明水平提高,结构升级必然要经历这几个阶段,这不是人为的。

  《21世纪》:鼓励消费的政策,在明年甚至是未来两到三年,是否会加大力度?

  姚景源:从整个宏观经济的角度上看,中国经济要想保持健康、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一定要把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放在消费上,依靠汽车产业的巨大市场,这是一定要实现的根本性提升。今年GDP增长中投资贡献率占增长总数的94%,十分不平衡。优化结构,就是把投资、出口和消费三大需求结构调整好,增加消费所占比重。现在不好评论会有什么具体政策,但是鼓励消费,让汽车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拉动力的政策只会越来越多。

  《21世纪》:今年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有没有透支明年的增幅,你预计明年增幅大概会在多少?

  姚景源:我倒觉得没有透支。你们都是年轻人,现在买车的主力军越来越是年轻一代,每年我们新毕业的大学生是600多万,每年这么多的年轻人走上工作岗位、结婚、走上幸福生活,对汽车构成了新的需求。所以,不能说今年的高速增长透支了明年。

  现在中国汽车到了1000万,但每百人和万人所拥有的汽车量与国际人均水平的差距都是很大的。一方面,我们这个行业要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能只追求量,量的扩张会导致其他的问题了;一方面,如果没有一定量的扩张也不会有市场压力,没有市场压力也是坏事,有压力才会有进步。

  不能下产能过剩的定义

   《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新的格局正在形成,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您对中国汽车未来几年的发展有怎样的判断?汽车产业是否存在过剩的问题?

  姚景源:目前钢铁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汽车产业目前的状况是产销两旺,我们不能说汽车行业产能过剩。每百人或者是万人汽车拥有量,我们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如果从这个数据来看,还不能给中国汽车工业目前下一个产能过剩的定义,中国市场潜力仍然很大。

  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汽车厂家将越来越注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买方市场的力量越来越大,这时汽车生产企业的竞争才会更激烈,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所以说汽车到了1000万辆不是坏事,是好事,再往下发展也不是坏事,这样能够使整个厂家的竞争面临市场的压力。现在我们的汽车业之所以这么好,也是竞争的结果,也是市场进步的结果。

  顾翔华:在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发展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面不会变。做出这个结论是基于许多因素的,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小于40辆,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40辆;我国人均GDP刚3000美元,增长空间很大;超过1亿保有量的低速汽车、上路拖拉机、摩托车市场有大量向汽车转型的潜在需求;现在购车族70%以上都是私人购车者和初次购车者,说明中国是新车需求最大的国家;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延续汽车发展时间,要等待中部和西部市场的逐渐崛起;道路交通的不断完善和正在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为汽车业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21世纪》:金融危机将会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徐和谊:我理解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是在全球汽车产业重心转移过程中,中国汽车在完善产业链,强化竞争力的同时,围绕着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所展开的一系列规划和举措。

  这个过程对于国内汽车可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巨大的市场潜力会吸引国际汽车巨头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参与,从而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

  《21世纪》:中国汽车企业如何利用这一机会发展壮大自己?

  徐和谊:把握汽车格局变化下的机会,中国的汽车行业一是要从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把我们欠缺的内容填平补齐;二是要从新技术、新产品的角度考虑,大力地发展新能源汽车,这是我们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战略突破点;三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考虑,从自主品牌建设和自主研发为龙头,积极地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中国汽车产业全面发展。

  《21世纪》: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北汽最新的进展如何?

  徐和谊:这月底,北京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即将正式挂牌成立,以及围绕着新能源汽车公司作为出资人,成立了我们的电池公司、电机公司。在北汽集团三年规划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进力度,争取在三年内,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产量来讲,我们计划达到3万-5万辆,销售收入争取占到集团整体销售收入的5%-10%。

  我想强调的是,在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汽车存在一哄而上、打乱仗、标准不高、炒概念、为了赢得一些政府的政策支持,推出一些质量比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太强的产品的现象。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避免我们再走弯路,避免重复投入。

  《21世纪》:中国汽车走出去有三种形式:单纯出口、国外建厂、并购海外资产,而汽车出口方面目前的形势比较严峻,如何看待汽车出口目前面临的问题?

  顾翔华: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对出口还是处在一种探索过程中。今年我们碰到了经济危机,出口是负增长,这其中固然有外部市场萎缩的原因,但我想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国汽车本身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的品牌还比较新,在国际上还没有站住;我们国际化经营的理念和经验不足。汽车业跨国公司往往首先了解市场,把定位、战略规划做好,再一步步深入。我们有的时候有点一哄而上的感觉,大家以为市场好了就应声而起,没有做深入的研究。这样可能会出现质量、服务、配件等问题,对其他国家政策的理解也存在误区。

  过去中国汽车几乎没有什么出口,2001年开始出口比较多,大概每年要翻一番左右。很多汽车企业对出口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年我们专门研究了俄罗斯市场,这几年它变成了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却碰到了很多阻力。中国汽车最终是要往外走的,要走向世界的,因为我们要成为一个汽车强国,品牌一定要在世界上站得稳。

  樊纲:我个人认为出口前景还是比较好的,当然不是现在,因为危机还没有过去。但是,要想更多的出口首先不是世界市场好不好的问题,关键还是你自己做得好不好的问题,还是你的车是否比别人的性价比更高一些,售后服务能不能够跟上的问题。我们自己做好了市场就是敞开的。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市场上卖得比别人更好,潜在的含义就是我们能够在世界上卖得也比别人好,当然我们要扣除关税之类的因素,再加上运输成本的这些因素。

  《21世纪》:中国汽车企业汽车出口的战略应该有哪些调整?

  樊纲:未来出口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一个新问题,那就是低碳经济。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在考验你是否符合世界上新的规则。如果不去关注这些规律和新的规则,别人就会用新的规则来限制你,贸易保护将来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变换各种方式。

  顾翔华:首先,我们要总结经验,前几年我们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都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品牌战略、售后服务、寻找的外国伙伴、对国外市场的研究等。然后回来再苦练内功。另外,现在有些企业也在改变经营方式,比如从过去赔钱的纯产品出口,转变为本地化生产。当然,纯产品出口最简单,但这不是一种长远的出口战略。跨国公司来中国都是在本地建厂生产,走本地策略。中国企业也要这样,单纯的产品出口是有问题的。

  兼并重组并不一定成功

  《21世纪》:中国企业的国际兼并重组应该借鉴哪些经验,吸取哪些教训?

  樊纲:汽车行业兼并重组是历史上最突出的现象。兼并重组一方面是产业升级的需要,没有一定的规模和一定市场份额,就很难稳定发展,也很难做创新、技术改造这些事情。因此,它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改进企业效率,降低成本的途径。第二,它也是一波波经济波动、产业波动、产能过剩、产业危机的一个结果。

  我国汽车行业现在虽说不是刚刚开始发展,但是仍然是发展的早期阶段,我们最能节省的一件成本,就是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波动重组、产能过剩、危机、破产、倒闭等给我们现在的发展提出更多的警示。

  中国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利用好这个潜力,也需要遵循经济规律,比如规模效益。(何芳 张丽音)

(编辑:范文清)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