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潘建)虽然国际油价在此前22个工作日内的涨幅已远超4%,且国内调价预期极为强烈,但成品油上调的“靴子”却迟迟没有落地。业内分析认为,尽管此次调价“爽约”可能是发改委的综合考虑,但“综合考虑”不应是常态,成品油定价机制仍需坚持。
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在22个连续移动工作日内的变化率已达11.05%。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连续22个工作日均价变化超4%即可相应调整汽、柴油价格。
“无论是时间还是变化幅度,都已具备了上调条件。”中国加油站网主编黄顺敬表示。而对于发改委此次未按时调价,无论是石油公司、贸易商还是业内专家都表示很意外。
昨日中石油销售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三大石油公司也没有预想到发改委会推迟调价,而且上周三大公司还分别采取措施应对即将到来的调价。其中,中海油上海公司从上周三开始停批,而中石化从上周二开始每天将批发价推高50元-100元/吨,而中石油则只做大单批发。而民营贸易商对此则更是失望。山东临沂汽车城加油中心总经理云卫民向记者表示,因为上周主营公司推价,其批零利润已经很薄,大家都认为上周必定调价,为此还补了大量的货。
对未如期调价,发改委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发改委将尽量减少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这并不违背现行定价机制原则,频繁变动的油价会给宏观经济增加更多不确定因素。
而在云卫民看来,凡重大经济政治活动前,为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发改委一般不会上调油价,所以油价调整将会在国庆节后。
“我国现行油价政策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市场导向、国际接轨、适度调控。目前大家将焦点集中在与国际接轨,却忽视了适度调控。”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定价机制实施后,虽存在一些不足,但还是带来很多好处。所以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为主导的机制不能动摇,可以根据国内经济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且需要让公众明白缘由。但综合考虑不应该是常态,如果假以综合考虑为名,过度模糊定价机制,那无疑又回到了以前。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