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大“凶手”拖累中国车市 中国车市要防微杜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 10:13  华商网-华商报

  【核心提示】

  金融危机从华尔街蔓延至全球,让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但谁也没想到这场危机对世界影响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全球汽车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下滑。中国车市也未能幸免,原本一直在超车道上高速奔跑的中国车市被金融危机“狠狠地撞了一下腰”。作为一个“受害者”,我们必须思考:谁拖累了中国车市?

  -头号“凶手”:美国

  华尔街是这次金融危机风暴的起点和中心。有人会问,华尔街与中国车市有关联吗?只要看看这次金融危机所过之处,银行、IT、通信、电子……各大领域无不是“寸草不生,赤地千里”,国际油价甚至是腰斩再腰斩,在合资道路上走了二十年的中国汽车当然不能幸免,甚至“受伤”比别人还要深,因为许多车厂都是拿着在中国汽车市场赚得的利润来养活母公司的。

  如果美国国会在格林斯潘时期就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控制,使之不自由过度;如果美国国会在金融危机初期早点批准救市,刺激经济,那么金融危机起码不会像现在这么可怕。如果美国国会早点救助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现在整个汽车业也不会如此的人心惶惶、一蹶不振。如果美国国会不任由雷曼兄弟破产,次贷危机不会扩散得这么厉害……实在是有太多“如果”,只要美国国会抓住其中哪怕一次机会,挽救美国汽车业的几率就会大很多。

  让人痛心的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倒下了,不仅股价大跌,而且现金流也出现问题,更让人担心的是,他们的银行信用等级一路下滑,现在甚至被列为“垃圾”级别。

  美国“三大”的倒下对中国车市直接冲击并不大,通用公开表态,通用不会放弃中国市场,更不会出售上海通用股份。直接冲击没有,间接影响却不小。而丰田的亏损意味着一个神话的结束,对于汽车业影响更为深远。这波全球汽车业的危机让大至国家,小至一个商家,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前,都要仔细掂量清楚。

  -二号“凶手”:国际原油价格

  2007年至2008年间,国际原油价格从低到高,从高到更高,让人望而生畏;但还没等人们适应过来,原油价格就开始上演“高台跳水”,而且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毫无疑问,中国汽车业是“高油价”的受害者之一。甚至有人在猜测,国内油价迟迟不降,是因为在石油高位时买了太多石油,一直没“消化”完。这种情况下,国内两大“巨头”中石化、中石油不得不将成本转嫁给下游,很不幸,不仅汽车厂家是这些“下游”之一,车主也是。汽油零售价的增加,让众多车主每月必须多支出至少200元的油费。许多消费者均感慨,如今买得起车,但用不起车,因为油价还是很贵。

  -三号“凶手”:用车环境、收入减少

  塞车排在美国人最烦恼事情的首位,在中国人心目中排在第三位,排在它前面的是房子和工作。许多国人的梦想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不用去上班,不怕被塞在路上。塞车不仅浪费时间,浪费汽油,更为可怕的是会使人烦躁、脾气变大。买车其实并不是问题,但时常塞车的用车环境常常让人望而却步。此外,停车难、停车贵,越发成为买车的障碍,许多年轻人迟迟不肯买车就是因为停车问题难以解决。

  除了停车难,“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所有财经栏目,在节目开头或结尾都反复强调这句话。在股市牛气冲天的时候,没有人去留意它;只有在股市全线下滑的时候,人们才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但为时已晚,大部分人已被套牢,许多人的资产蒸发掉50%甚至更多。许多人在形容自己亏了多少钱时,常用这样的比喻:“我亏了一辆宝马”,“我亏了一辆迈腾”。虽然是比喻,但许多人正是因为股市暴跌,延迟甚至取消了购车计划。

  其他“帮凶”

  -印度塔塔

  印度塔塔在中国没有建厂,也没有大的合资项目,道理上说它没有这么大能量影响到中国车市。之所以把它列入名单,是因为它起了一个很不好的头——造出了售价2000美元不到的小车Nano。20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1.4万元,比中国所有车都便宜。

  “最便宜”一直是本土汽车引以为豪的资本,是最后一块“遮羞布”,说什么都不能失去。塔塔宣布推出Nano之后,吉利、奇瑞、比亚迪一路下调车型售价,试图把这一称号抢回来,结果是让原本已经低得不能再低的销售利润“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因为Nano中国汽车消费者也第一次知道汽车原来能够这么便宜,对于“低价”的渴望远甚于以往。

  -一味地“买”

  上汽并购双龙短短几年,不谈后来追加投入的钱,单就股价下跌,就亏了好几个亿。“好几个亿”得卖多少辆车才能挣回来?一直以来,中国汽车业“不差钱”,就差技术;技术需要研发,但中国车厂喜欢用“买”来解决问题。结果,花了那么多钱去买技术、买设计、买生产线,成功的没几个,更多的是失败。即使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也沦落为“打工者”——发动机是别人的,变速器是别人的。许多车厂销量数据相当好看,利润却都是别人的。目前,中国本土车厂里真正懂技术、懂创新的人才没几个,因为车厂高层一直坚持“买”,忽视了本土人才的培养。金融危机或许是暂时的,但这种“买”的习惯影响却非常长远,如果不改正过来,会“拖累”中国汽车业的发展。

  -记者观察

  中国车市要防微杜渐

  中国汽车业存在的问题其实并不比美国汽车业少,甚至有些问题极其相似。

  首先,对SUV的追捧。SUV有另外一个别称——油老虎,即使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SUV油耗日益降低,但比普通轿车还是高出许多。不仅如此,SUV还要占用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空间资源。那些高油耗、大排量的SUV已经拖垮了美国车市。我们难道不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倡导更节能环保的小排量车、新能源车吗?

  其次,好“大”的消费观。美国人比中国人更喜欢大车,在美国高速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像“船”一样大的房车。不过,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收入缩水的美国消费者也开始喜欢那些实用而小巧的车型。前车可鉴,我们应该推出更多政策引导正确的汽车消费。

  第三,做好成本控制。日系车最引以为傲的是成本控制。某些国内厂家花大笔钱用在庞大的发布会、试车会上,在产品和技术研发上却非常“抠”,这样的错误观念应该改正。

  古语说凡事应防微杜渐。中国应该趁这机会解决问题,不然,美国汽车业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汽车业的明天。

  -最新连线

  如通用放弃别克上汽能租何必买

  有媒体报道称,通用将有计划出售别克品牌,接收方或就为上汽。一石激起千层浪,通用、上汽双双予以否认,业界暂时也表示不可能大过可能。

  一方面是别克单一个品牌是否值得买的问题。值得肯定的是,经历了12年的沉淀,别克品牌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对家轿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但对于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说,别克却有着自己的短板,明确地说,其大部分车型技术依赖于欧宝平台。另一方面,企业重组更有可能的方式是断臂求生,很少有先卖掉心脏的做法。对于通用的重组或破产,按照美国的一套法律,或将采取的方式是破产保护,逐步减少累赘。而福特的道路则有可寻迹之处,先卖掉美国本土之外的品牌。因此,对于通用来说,萨博和欧宝首当其冲,真要卖别克,或将是最后万不得已之策略。

  再者,从上汽集团来说,刚折腾完双龙的事情,经验教训可谓一箩筐,而依托于技术实力的未来发展前景,才是中国汽车企业收购最为看重的东西。如果说基于别克在中国的良好基础,或许租用别克品牌比收购别克看起来更为合乎情理。综合《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

(编辑:王禁)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