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原机械工业局局长邵奇惠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国家要把汽车工业当做一个战略产业来对待。两年后的今天,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同样对我们这样呼吁:“要把汽车工业当做一个战略产业来扶持。”
可以说去年以来各界对汽车的关注已经很多,国家也出台了汽车产业振兴政策,但对一个战略产业而言,这样的举措还远远不够。无怪乎徐留平要用“呼吁”这样的词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声音表明到了需要受到重视的时候。
面对今年1月汽车销量的增加,徐留平也没有因此而盲目乐观,他认为2009年1月的销量增加并不表明“汽车业回暖”,而是在政策影响、消费延后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短暂上扬。他也由此生出汽车产业当为“战略产业”的呼声,这种冷静背后的激情不能不引人深思。
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起,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有定论。但2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汽车工业却远未达到战略产业的高度。
其实在发改委内部也早有这样的声音,甚至提出要将汽车工业作为中国的第一战略产业来重视,更进一步地讲,作为“国之本”的制造业中的基础,并带动上下游30多个相关产业的汽车工业实现现代化,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中国工业的现代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面对占GDP比例超过4%、提供1400万个就业岗位的美国汽车业,政府174亿美元的救援资金也就不难理解。
其实不止美国,伴随金融危机而来的汽车业衰退中,我们可以看到举凡德、法、日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已纷纷出台相关救市政策,法国政府已经投入40亿欧元,德、日等国也纷纷出台如全国范围内的汽车消费补贴等措施,这些都昭示着汽车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地位。
中国的汽车振兴规划尽管已经出台,但无论5%的税费优惠还是略显空洞的“鼓励重组”等措施,都难以让人看到扶持“战略产业”的力度。或许是部门利益之争带给我们这样折衷的结果,但如徐留平这样的业内人士已经看到了我们隐存的忧患,尤其是对中国的汽车自主品牌而言,中国汽车工业遇到的问题远比国外同行要大。
是的,我们不仅缺品牌、缺技术、缺领头企业,其实消费市场也仍然有所欠缺,那就是缺乏一个能培养民族“战略产业”的成熟消费市场,我们的汽车消费市场并没有成为培育本土企业的温床。
所幸随着这次政府拉动内需和汽车振兴政策,我们看到了“汽车下乡”带来的潜力以及中国真正的老百姓消费者对汽车的热情,但仍旧回到当初的问题:自身孱弱的中国企业能利用好这次机会吗?
可以想像,中国有超过900万辆并且仍在增长的产销规模,让太多的跨国巨头正在虎视眈眈盯着这块潜力巨大又缺乏本土巨头的市场。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900万辆中半数以上是被挂着别人品牌的合资企业拿走了。我们并不是想在汽车业内强调民族主义观点,只是希望顺着徐留平先生的呼吁做一延伸思考:被国外巨头掌控的中国汽车业,能称为中国的战略产业吗?
更何况在国外巨头的压力之下,还有众多受到地方保护的自主车企在市场上互相“倾轧”。一个成熟而巨大的市场、几家能够在国际市场站住脚的领头企业、几个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这许多人心中的汽车战略产业图景似乎还离我们很远。
因此,如长安集团这样的本土企业正在抓住此次危机中最后的机会,而他们需要的是更具力度的政策。从“战略产业”这个目标而言,无论政府还是企业,要做的还有更多。政府通过政策制定来为企业扩展一个更大更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只是我们期望的第一步。
对企业的要求,则是在这样一次机会中,不要再一次让自己的市场成就了别人。在这个全球危机下跨国车企纷纷到中国寻求“救市”的时候,我们的自主品牌企业惟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借“地利、人和”,实现从“重点产业”向“战略产业”的蜕变。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