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造星时代”到来 经济萧条时的电动车躁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 08:31  中国汽车报

  本报记者 王 冀

  2009年底特律车展的主角,无疑是各种类型的电动车,置身于COBO中心里,所见所闻仿佛都在告诉人们,电动车时代即将到来。但在将一些实际因素考虑进来后,这次盛大的电动车展示看起来却更像一次躁动,对于它们如何能正常行驶在路上,汽车企业考虑得并不多。

  - 电动车“造星时代”到来

  在本次底特律车展上,各大汽车公司都展示了自己的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在诸多跨国公司的新车型之中,来自中国比亚迪公司的电动车E6,以其250英里(约合400公里)的续驶里程成为大明星。

  宝马集团在COBO中心展示了其新款电动车MINI E。该车在车身前部配备了最大转速为12500rpm、最大输出功率达150kW、最大扭矩为220N·m的电机,一个由5088个电池单元组成的锂离子充电电池为其提供能量,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可达到150英里(约合240公里)。宝马集团计划今年在美国对外出租500辆MINI E以验证其性能,但上市时间尚未确定。

  福特汽车则更进一步,该公司已明确表示将于2010年投放纯电动的商用面包车,在2011年投放与加拿大麦格纳公司共同开发的小型电动汽车,2012年投放包含即充式混合动力车在内的、采用锂离子充电电池的新一代混合动力车。

  此外,戴姆勒-奔驰克莱斯勒公司也展示了自己的纯电动汽车。而丰田通用本田等企业则展示了油电混合动力车、即充式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车。

  - 对电动车的反对声并未消失

  不过,一些企业的高管们也表达了对电动车未来发展的悲观情绪。大众美国公司总裁兼CEO斯提凡·雅各布就是其中之一。

  雅各布说:“我认为电动车一定会是未来最主要的移动工具,但那是很久之后的未来。现在它还没有必要的基础设施,让电动车变成主流交通工具需要很多年。”

  他说,在美国,居民用电的电压不足以支撑人们在家里进行快速充电。而且在城市里也没有能够提供快速充电的设施。“而且在美国,发电站总容积与实际需求的差异不大,电力贮备并不多。因此,如果突然出现大规模的用电需求,可能会影响居民日常用电。”

  此外,雅各布还强调,现在的电动车都没有经过大规模的试运行,因此没人知道在天天使用状况下,它会怎么样。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基于这一点,大众汽车公司不急于在近期推出电动车,而是继续主打柴油车。

  雅各布认为新一代柴油发动机是对现有汽油发动机最好的替代产品:成本低(与电动车比)、技术成熟、符合美国环保排放要求。

  不过,并没有太多人认同雅各布的柴油车优势论,例如J.D. Power公司就调低了对柴油车未来发展的预期值。该公司认为,由于近年来柴油价格快速上涨,它具有的燃油经济性更高的优点被抵消了,因此预计到2015年时,美国市场上柴油车的比例可能只有9%。

  - 现实难题依旧存在

  虽然雅各布的发言更多的是想维护该公司利益,但他确实说出了电动车普及发展的最大障碍: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

  CSM顾问公司负责全球动力展望业务的副总裁埃里克·法德瓦就认为,这一点将可能严重阻碍电动车的发展。

  “美国大多数城市并没有为电动车快速充电的设备,而且为了实现快速充电,就必须要更高的电压。目前美国的110V电压充电10个小时的效果,相当于欧洲220V电压充电3个小时。”法德瓦说,“如果要实现更快的充电效果,消费者就不得不翻新他们车库里的线路,以提高电压。”

  英国KGP公司的市场研究总监亚历克斯·伍德罗同意法德瓦的看法,他也认为,现阶段受售价高、缺乏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影响,电动车销售不会立即实现飞跃。

  对于消费者来说,更现实的问题是,因为充电站的数量远不如加油站多,所以如果没能很好地计划出行路线,则很容易由于没电而被扔在半路上。车主在驾车出游时很可能因为没电而不得不留宿一夜,目的只是为了给车充电。一个预测报告称,这会给车主额外增加至少每年8000美元的支出。

  因此有国内专家认为,类似于通用VOLT、比亚迪F3DM这样的即充式混合动力车,更容易普及。这类车既可以通过外接电源给车载电池充电,又可以在行驶时利用发动机给电池充电。

  不过,即便是这样,各类电动车大规模应用依然面临着充电设施不足等问题的困扰。

(编辑:静夜思)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