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评论员 秦淑文
近来,企业都在热议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政策,酝酿明年的经营目标。今冬明春三个多月的宏观经济和汽车市场走势,备受企业关注。综合本报记者的采访所得,大多数企业对中央力保增长的决心和政策效果持乐观态度,准备过“严冬”的畏惧感正在减轻。许多企业认为,明年春天市场走势就将步入快速上升通道。
在出口增势减弱、消费对GDP贡献比例过低的情形下,国家正在努力通过财政手段增加投资,以期把经济增速拉回到上升的轨道上来。4万亿元财政投入的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向交通领域,虽说项目启动较慢,但有一些项目是原来的停建或者缓建项目,再加上最近正在紧急运作的新项目,这笔巨额投入的效果不久就会显现。到了明年春夏,宏观经济就会重新步入稳定增长阶段。
巨额财政投入肯定会拉动民间投资的兴旺,拉动相关行业投资旺盛起来。据经济学家分析,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例来看,增加金融流动性的空间仍然很大。在各界呼吁和督促之下,各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肯定也会进一步加大。
由此可见,对今冬尤其是明春的市场持消极悲观的态度,理由不足。汽车企业应当紧紧围绕国家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分析投资去向和辐射效应,做好市场预先开拓、技术研发和生产准备工作。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首先受益的是载货车、专用车、柴油机和中高级轿车等产品,其他车种的销售,会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人们收入增多并对收入预期看好,形势逐步好转。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