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的形象大使张小虞(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 18:20  汽车商业评论

  另一组数字是,1978年中国汽车市场份额只占全球的千分之三点五,而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增长了10倍,变为百分之三点五。2007年,全世界生产了7000万辆汽车,其中的888万辆由中国贡献。

  到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在不断地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央提出,到2012年,我们要从世界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可以说,这已经成为全行业的目标。

  《汽车商业评论》:刚才您提到了很多数字,能否评价一下3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张小虞:每一个汽车零件都有它的核心竞争力。有人说开发技术是核心竞争力,那工艺技术就不是核心竞争力了吗?对企业来讲,核心竞争力就是品牌,不管是哪个行业都如此。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成果,就是大大缩短了跟国际汽车行业技术水平的差距。现在我们的很多产品,可以跟国际产品同台竞争。我们弱在哪里?弱在轿车,弱在中高档轿车。说实在的,我们真正自主开发中高档轿车是在2000年以后,时间还很短。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认识到了这种差距,比如在零部件方面,我们电子化零部件的两大热点,一是自动变速箱,没有真正实现国产化;一是柴油电喷系统,这两个我们抓得太晚,现在都受制于人。

  《汽车商业评论》:我们《口述历史》栏目曾采访过很多在汽车行业工作过的老人,他们提出中国应该恢复国车制度,对此,您如何看?

  张小虞:我只能讲我们不能批评国家领导人和各地领导人不坐国产车。作为汽车业的一名员工,我觉得我们生产制造的很多车还达不到他们要求,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我们还需要努力。

  至于1980年代为何要停掉红旗(参数配置),停了也对,因为它太耗油了。当时节油通令的第一号就是停止红旗轿车的生产,一辆红旗车自重4吨,当然耗油了,你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那是不可能的。

  后来又认识到这个问题,很快就进行了调整,恢复了红旗生产。如果红旗做得够好,我想中央领导一定会带头坐这个车。

  《汽车商业评论》:您对今年车市仍然充满乐观?

  张小虞: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520万辆,如果全行业共同努力,全年有可能会超过950万辆达到1000万辆。当然,不会有任何人给我们下达指标,1000万辆只是根据市场分析得来的。今年前8个月我们实现了14%的增幅,以此增幅计算,全年产量就有望突破900万辆。

  最近我们跟一些经济和信息研究专家一起沟通时,他们认为汽车工业的增长幅度略高于GDP的增长幅度,这是一个长期增长的大体轨迹。从1994年以后大体上如此。

  我们做汽车“十五”规划时就曾经想,2010年前按15%左右的速度增长,从2010年到2020年按照10%的速度增长。但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从2000年到现在,我们的年均增幅超过了22%。即使现在增幅适当下降,我想大家都能承受。

  我个人理解,这也符合中央特色发展观的要求。原来我们预计2010年汽车产量达到850万辆左右,这个目标提前3年就实现了。但这并不等于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因为除了产量目标,还有节能目标,还有减排目标,还有出口目标,还有企业整合目标,这些我们都没有真正实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赵文杰)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车型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