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汽协首任会长胡信民:汽车行业不能搞垄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8日 08:01  21世纪经济报道

  伴随着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的浪潮,中国汽车管理部门的职能在经历不断的变化。1982年5月,国家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当时的汽车主管部门——汽车局被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取代,之后中汽公司屡历波折。

  1990年中汽车公司恢复,更名为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两者并存,胡信民被调至协会担任第一任会长。10月6日,82岁的胡信民在位于北京汽北小区简朴的家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21世纪》:您如何看待,合资高潮中,汽车管理部门对于产业发展的管理?

  胡信民:中国轿车的发展一直是受到限制的,而实际上,这是限制不住的。比如当时的“三大三小”,国家认为就止步于三大三小了,可事实上控制不住,很多家企业都在变着花样做汽车。尤其是1990年代后期又出来一批企业,包括吉利、奇瑞(参数配置)等等。总之,“三大三小”这种管制还是属于计划经济式的管制,现在看来它限制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

  《21世纪》:那么当时这种格局是怎样被打破的?

  胡信民:关键还是在于市场有这个需求,并且这个产业回报率高,所以就有很多企业愿意做轿车。而实际上,一直到现在为止的限制政策绑住了轿车工业的发展,而汽车企业的发展有很多是靠机遇。比如1995年南汽开始做轿车,当时是南京跃进集团与马来西亚的一个金狮集团合资,成立了江苏南亚公司生产英国的英格尔轿车。1999年南汽又与意大利菲亚特合作生产轿车。2001年,沈阳的华晨金杯与意大利设计公司联合开发了中华(参数配置)牌轿车。

  《21世纪》:当初“三大三小”规定的初衷是什么?

  胡信民:由于当时根本没有想过轿车进入家庭,所以所谓的“三大三小”就是对规模的限制,上海当时定下来3万辆的规模已经很不简单了,一汽开始做轿车的时候也定下3万辆的规模,北京吉普起步只有7000辆规模,广州标致起步规定2万辆,所以国家定下来所谓三大即这三家大的将来可以将规模做大,而三小将来就一直保持这样的规模了。

  这是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增加规模,然后扩建汽车厂。只有二汽例外,一开始就有30万辆的规模,即雪铁龙的项目,也没有想过要让轿车进入家庭,而是走出口导向的路,规模大了就要以出口为主。

  《21世纪》:但是二汽的产品并没有实现出口?

  胡信民:是的,后来规划就变了,变成长远的规模为30万辆,第一期15万辆,第二期再增加15万辆。而现实是15万也太多,所以第一期做了75000辆,结果摊子铺得很大,投入也最多,花费了100多个亿。建设这个厂投入很多,但是实现这个规模很慢。而这种做法也是源于当时国家的环境,当时没有想到要让轿车进家庭,所以就进行行政控制。

  《21世纪》:那么当时规划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具体规划了几个项目?

  胡信民:基本上是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思想。具体的项目,轿车开始的一个点就是在上海,当时一汽主要是做卡车,轿车主要是在上海,所以后来改造、引进、合资都主要培养上海。一汽当时以卡车为主,所以在做轿车的时候就想把档次拉开,所以做了高档的红旗(参数配置)。二汽也想把规模做大,所以就定下来30万辆的规模用于出口。

  《21世纪》:在汽车管理职能的变迁中,中汽公司的撤销与成立非常值得关注,您认为中汽公司的变迁说明了什么问题?

  胡信民:说明了当时既然是公司,就应该有经营权。那时候,国家认为总公司的权力太过集中了,因为汽车行业是竞争行业,不能搞垄断,因此要将权限下放给企业,并且一汽、二汽、重型都应该独立,把权限下放给他们。

  《21世纪》:当时所谓的权力下放,具体是指哪些权力?

  胡信民:主要是经营权,生产、销售都由各个企业自行管理。包括南汽最终下放给江苏省,标志着最后一个主机厂下放。 本报记者 何芳 实习记者 杨倩烨 北京报道

(编辑:王禁)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