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先行一步--解析奔腾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 14:14  新浪汽车

  和许多人一样,我差点就把这个挂着金字招牌的中级车给忘了。好像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当我们决定要购买一台15到19万之间的轿车作为代步工具时,总会在合资品牌大军中遗忘掉自主品牌产品。也难怪,这个价位中的自主品牌产品确实太少了,直到从过往车流中发现一台挂着“1”字商标的似曾相识的背影,才又想到“奔腾”这个名字。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车展上大肆造势的表演,在合资品牌出新品、降价格时,上市近一年没有调整过价格的奔腾,现在的性价比究竟如何了?在15万至19万的价格区间里,确实不该忘记还有奔腾轿车可以选择。

  奔腾2.0车型突出配置、空间优势

  已经没有人再按照指导价提供的价格购车了,但相比之下一汽奔腾的优惠幅度在同价位车中还是比较少,目前约5000元的降幅让奔腾2.0车型的实际售价落在16万(2.0自动豪华指导价16.58万元)到17.4万元(2.0自动尊贵指导价17.88万元)之间。本来奔腾有机会令自己的2.0车型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只是售价最低的2.0舒适车款(指导价15.18万元)总会在货源上出些小问题——厂家总是会把产能用在畅销车款上。

  奔腾在相近价位的同排量竞争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合资产品——福克斯2.0自动豪华15.68万元(指导价16.58万元)、307 2.0自动豪华15.58万元(指导价17.28万元)、速腾2.0自动时尚16.3万元(指导价16.98万元)、马自达3自动豪华16万元(指导价16.98万元、)凯旋自动尊贵型17万元(指导价18.28万元)……

  可以很明显看出,消费者可以和奔腾2.0车型一道选择的同价位产品大多是A级车的高配置车款,奔腾的实际购买价格比这些产品贵约5000到8000元。相对于高出的5至8千元购车款,奔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空间和配置两方面。

  奔腾2.0车型ABS+EBD+TCS+EBA与6气囊组成的安全装备组合明显超过了福克斯、307、马自达3,相比具有ESP系统的速腾、凯旋的相近车款奔腾2.0车型则在气囊数量上占优。奔腾轿车与马自达6在车体结构上基本一致,而且奔腾在重新设计外形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A柱等部位的设计。与大多数自主品牌轿车利用国内自己的生产线制造产品不同,与合资车的共线生产保证了奔腾车体结构的安全性完全可以与合资产品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打消了自有品牌轿车在车体结构安全性上的顾虑,再加之配备更多的主动、被动安全装备,奔腾在安全性上所展现出的实力已经位于大多数相近价位合资产品之上。

  说起来不大好听的类似于“套牌”生产的套路,却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奔腾轿车拥有和马自达6相同的底盘(绝大部分零件通用)、2.0升发动机以及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这些与合资车进货渠道相同的主要配置也让奔腾在主要动力系统方面超过了大多数同价位对手。福克斯、307、马自达3、凯旋的2.0车型都只能提供4速自动变速箱(或4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唯一在变速箱技术上领先于奔腾的是大众速腾,它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着实比奔腾更进一步。

  与马自达6相同的平台也让奔腾拥有和马自达6几乎相同的车内空间(2670毫米轴距,实际上奔腾的后排头部高度比马自达6还要略大),除雪铁龙凯旋可以在车内空间上与奔腾一较高下,其它可供选择的A级产品受制于更短的轴距,车内空间都无法超越奔腾。

  2.3车型突出价格优势

  相对于2.0车型利用配置与空间优势和多数A级车顶配车款竞争,奔腾的2.3车型的优势则体现在利用更低的价格与同排量中级轿车相竞争。相对于帕萨特1.8T、雅阁2.4车型等中级轿车,奔腾所能提供的多数舒适性装备在它们的高配车款上都能体现,然而,奔腾2.3车型在和它们具有相同产自合资生产线前提的条件下,却拥有更低的价格。由于合资车在生产成本中包括更高的技术转让费和牵扯到商标使用的费用,利用自主品牌上市的奔腾能够挤掉更多价格水分。

  指导价格17.58和18.88万元的奔腾2.3车型(指导价20.88万元的奔腾2.3导航版始终没有上市,即使上市,2万元一套的GPS系统也不具备性价比优势)提供了和马自达6相同的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而且一汽轿车为其后增加的前后排加热座椅、倒车雷达等小件装备配合其它取自马自达6的配置共同为奔腾提供了很高的装备水准。其它同样出自合资生产线的2.3相近排量产品售价则多在20万元以上。

  不选择奔腾的理由

  虽然价格更低、配置更高,但奔腾也有自己的弱点。虽然拥有与合资车相同的硬件,但奔腾在为降低成本努力的同时,也在内饰质量上进行了些妥协。你绝对不会在其它合资车上上把中控台贴面按得“吱吱”发响,也不会在门内板上发现塑料感极强的控制按键——国产的配套内饰零部件还是与合资产品有些差距。不过,相信随着市场呼声的越来越高,一汽也不会对消费者的反馈置若罔闻,很多合资产品的诸多细节问题也都是在一次次更新换代中逐步解决的,奔腾也一样。

  另外,虽然一汽轿车下了很大力气在销售、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培育上,但与在中国扎根多年的合资品牌相比,奔腾轿车的销售服务网点还是相对较少。大城市的奔腾车主在维修服务方面享受到的便捷性相对较好,但在位置略偏的地区,为奔腾进行维修和保养就要多走一段距离的路程,希望随着一汽奔腾市场的逐步开拓,这段路程会越来越短。

  选择奔腾的理由

  自主品牌容易被边缘化,而且自主品牌产品的安全性一向会被诟病。一汽奔腾轿车是少数在车身制造、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等主要方面都与合资产品在合资生产线上共线生产、组装的车辆。与马自达6的共线,令奔腾轿车在安全性上与合资产品得以站在同一起跑线,打消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产品在安全性上的疑虑。同时,奔腾相对于同配置产品售价更低,相对于同价位产品空间更大、配置更高。

  其实国内每一台中级轿车都应该卖到奔腾的价位,只是合资生产的方式中的外方要从每台车中都抽取一部分利润。一汽奔腾轿车借助品牌的自有权挤掉了合资品牌产品中的部分价格水分,得以用更低的价格投入到市场竞争中,选择奔腾意味着不会花更多“冤枉钱”。当然,目前的情况下,虽然奔腾具有与合资产品相同的内在素质,但选择奔腾也意味着要对其内饰部分的做工给予更大包容。

  寄语奔腾

  与合资产品的共线制造、主要系统的通用,保证了奔腾的内在品质,奔腾要想进一步增大价格竞争力就需要一汽轿车更多地掌握核心技术。品牌的归属为奔腾轿车节约了部分成本,但依旧需要进口的发动机、变速器等主要总成还是让国外厂商从奔腾轿车上面赚取了不少利润。

  造价的降低如果光靠从内饰部件的国产上挤成本,只会造成内饰感官、触觉质量的下降,而这又是目前国内消费者很看重的部分,甚至有相当部分消费者会以此为依据推测整车的内在质量。总结这一矛盾的根本,还是需要一汽轿车从汽车制造核心技术方面下手,如果能有自己的发动机、变速器替换掉进口产品,奔腾轿车才能进一步挤干国外厂商从自主品牌产品中获取的利润,让消费者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自己的产品买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