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厂家和经销商你有压力 我也有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 11:01  南方日报

  “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

  上周,一则山西汽车经销商向媒体“状告”厂家的新闻搅得整个行业沸沸扬扬。这家名叫新宝鼎的经销商公开抨击厂家压库行为、不公平商务政策。而厂家亦发表声明称与其正式解约。

  国内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显示厂商矛盾已经“公开激化”的新闻,而且,因为新宝鼎声称投资该店三年来已亏损数百万,大多数的媒体均让同情的天平倾向了新宝鼎。不过,大多数的网友则对厂家表示声援,认为经销商出现亏损并不能把所有的责任怪到厂家头上,相反,把“不合格”的经销商淘汰出局,其实是一件对消费者有益的事。

  到底孰是孰非呢?依笔者之见,出现厂家与经销商的严重对立,甚至到了互相“炒鱿鱼”的阶段,双方难免都有责任。至于哪一方的责任大一点,这个完全没必要去追究,因为考虑得深一层,经销商被迫退出市场,其实并不是被厂家逼退的,而是被消费者或者说市场逼退的。

  最近三年汽车行业产销两旺,不仅绝大多数厂家获得相当不错的成绩,大多数的经销商也随之获得不少的利润,这是有目共睹的。为何有的经销商能够迅速发展壮大,而有的经销商却是门庭冷落,最后不得关门倒闭?除了一定的运气因素以外,笔者认为更多是在经销商本身,在于其有没有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前评估到风险的存在,有没有真正为消费者做好服务。归根到底,就是这个经销商自身有没有竞争力。因为,虽然最近几年汽车业出现产销两旺的大好局面,但随着汽车品牌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汽车的价格一路走低,汽车销售的利润也已经越来越少。这个时候,经销商比拼的不仅仅是资金实力,更多是服务水平。也就是说,谁该被淘汰不是厂家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消费者说了算。

  退一步说,经销商与厂家有矛盾实际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毕竟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只是一种商业合作,各自有自己的利益取向。在经销商选择厂家的同时,厂家也可以选择经销商。现在的问题不应该追究是谁的责任,因为就像前一段时间香港很流行的巴士大叔的话“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一样,谁都有自己的难处。唯今之计,厂家或经销商如何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合作关系,增加互利互信,以免重蹈覆辙,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何继亮 朱卓华)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