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民访谈精彩摘要:
●大单签订之后,我睡不着觉的时候更多了。
●我做事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原则,二是底线。不符合原则、超越底线的事情我肯定不会做。
●品质的最高境界是品牌,但目前自主品牌轿车在德国谈品牌还太早。
本报记者 贺北时
“中华”轿车5年出口德国15.8万辆大单的签订,近日成为业内的头条新闻,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也因此成为焦点人物。
有人问祁玉民:是出口德国的大单签订之前失眠的时候多,还是大单签订后失眠的时候多?他非常坦诚地回答,大单签订之后睡不着觉的时候更多。这个单子是德国代理商主动找上门来的,所以他心里比较“有底儿”;但协议签订之后,要做的事情更多,如何保证“中华”轿车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如何保证售后服务让当地的消费者满意等诸多问题,都摆在他面前。
12月7日,记者有机会在北京见到了祁玉民。除了以上的体会,他还向记者描述了在德国签订协议前后的感受,以及华晨之所以能获得这个大单的关键因素。
签约后感到自豪 触发深思
祁玉民说,在他用签字笔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心情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自豪、深思”。他为“中华”轿车能够进入门槛最高的德国市场而自豪,同时也为华晨产品如何能在这个有着100多年汽车历史的国家站住脚而深思。触发祁玉民深思的,还有签约前他在德国经历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今年4月,欧洲HSO汽车贸易公司董事长汉姆斯找到祁玉民,表示要进口“中华”轿车,并告诉祁玉民2004年他就见过“中华”轿车并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第二件事是7月21日,德国不来梅市市长听说祁玉民在科隆,专程从国外飞回德国,又驾车几百公里从不来梅到科隆与祁玉民见面并共进晚餐,表达对“中华”轿车的喜爱之情。
第三件事是8月26日,双方的谈判进入确定价格的关键阶段。当天已近深夜,对方要求华晨单车价格再降350欧元。一辆车350欧元,15.8万辆是多少钱?祁玉民不想让步,不想把“中华”轿车廉价销售到欧洲去,而且他认为,对方应以德国的市场水平定价。“我做事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原则,二是底线,不符合原则、超越底线的事情我肯定不会做。当时我对手下人说,这桩生意可能做不成了,但最好明天再把这条消息告诉汉姆斯,这样他今晚还能睡个好觉。”祁玉民告诉记者。没想到,第二天晚些时候,喜讯传来,“中华”不仅不用降350欧元,而且还加价80欧元。汉姆斯评价祁玉民“诚恳、果断”,是做生意的好伙伴。
推开德国大门的关键是品质
“这一单,华晨会赚多少钱?”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祁玉民表示这是商业秘密不便透露,但他说有一点可以肯定,“利润比在国内销售要好”,绝对不是“赔本儿赚吆喝”。如果说“骏捷”上市是华晨打出的品牌牌,那么出口大单的签订则是华晨打出的效益牌。
祁玉民说,三方面的关键因素使华晨能有机会成功登陆德国市场:一是品质,品质是品牌的核心,“中华”轿车优良的品质得到了德国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认可;二是工艺,“中华”轿车在零部件选择与工艺装备上都是优中选优;三是先进的管理方式,华晨拥有先进的生产理念与品质管理流程,“我们的产品不是检验出来的,是控制出来的。”他说。
如果让祁玉民在以上三个因素中再选出最关键的一个,则是品质。“品质的最高境界是品牌,但目前自主品牌轿车在德国谈品牌还太早,德国人认可的是‘中华’轿车的品质,它改变了德国消费者对中国自主品牌轿车‘质量差、价格低’的看法。”祁玉民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非常自豪。对自主品牌的坚持,也使华晨在出口方面拥有十足的话语权。
登陆德国后面临的新挑战
“品质为基础,服务为保障”是祁玉民非常赞赏的一句话。他告诉记者,签约后比签约前失眠时候更多主要原因是有深深的危机感。大单的签订只是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路其实更长。
“产品品质的持续改进、优化和提升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就是售后服务的有效保障。按理说第三个挑战应该是品牌建设,但正如我在前面所讲,现在谈品牌还为时尚早。”祁玉民说,他迫切希望有人能告诉他,除了品牌,第三个最需要他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他知道其实问题有很多,诸如产品安全性的提升、内饰做工的进一步精细等,但他希望能有人提醒他,什么是最重要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祁玉民用这八个字来形容华晨对售后服务的重视。德国的4S店毕竟还不太了解“中华”轿车,他们需要与华晨一道进行维修战略布署。“我们正在与HSO贸易公司合作,以德国为中心建立辐射22个欧洲国家的备件配送中心。”他说。在签约之前,祁玉民就已经为售后服务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采访即将结束之际,祁玉民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一首歌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他语气坚定地自语,是在对面前的记者说,也仿佛是在告诉那些关心华晨的人们,“中华”轿车将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道路,也会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