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现在爱财有财的人越来越多,有道无道实在含混得很。难以分辨,暂不去细究。窃以为,关心一下那些有钱人的财富流向很是应该。
4月11日,胡润2006年中国内地慈善榜发布。前五强杀出两匹“黑马”,一个是蒙牛集团的牛根生,一个是吉利集团的李书福。就在不久前有报道说,吉利集团这些年投给教育事业的资金起码有9亿元,是民营企业中对教育资金贡献最大的之一。在上月底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仪式上,吉利又拿出5000万元资助1000名贫困学生。
在一些人看来,吉利的做法难免做秀之嫌疑,我之文字也难脱吹捧之猜忌。但是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吉利并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大的,更不是最有钱的,身处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担着风险一边创新一边烧钱,还拿出数亿元投入教育。要是我们的企业真都善于这样“做秀”,也是幸事一桩。
不过,事实好像很不幸。这个榜单让我在欣喜之余多少有些失望。我看到没有几家年利润数百亿的大企业慷慨解囊;也未曾得见有几个爬上胡润百富排行榜的款爷们倾情奉献;更不见赚得盆满钵满的某个房地产巨头的热心资助。
再往前看,一年前,胡润的2005年中国慈善榜中,2004年百富榜上的富豪只有24位上榜,中国销售额最大的10家公司也不见踪影。这位先生的富豪排行榜历来为一些富者所不齿,但却令局外人很是看好。不齿的原因之一,未尝不是埋怨胡先生“陷”其于不义。
当然,钱都是血汗钱,挣得多,多缴税就是了。可是每年的纳税光荣榜上,百富榜上的富豪未必都在其中。税收的杠杆未必奏效。倒是有一种潜在的食物链确实很起作用,而且还能“双赢”。比如有一种极端的情形,就像纸币换银元。有人扛着钞票四处攻关,只为拿下更大的项目,赚得更多的钱财。既是散财,也是敛财。
最为低级的散财,便是消费。君不见款爷们一桌酒菜动辄数万,泡泡温泉唱唱歌,就是好几个大学生四年的学费。一些穷乡僻壤的领导甚至也学会了款爷的风范,不是有个穷乡的领导就拿高档酒款待几名志愿者么?这些清闺学子不懂得消受,心疼地哭了。
在社会财富分配尚嫌不均的今天,研究一下散财之道很有必要。它能帮助我们看清这些财富的前世,是污浊还是清白。
(来源 科技日报)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