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4年时间内,推出超过30款车型,可能吗?”这是一个长期在业内暗涌的声音。
虽说“一切皆有可能”,但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上汽汽车”)规划中的这30款车型究竟包含哪些车?受《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影响,奔驰、凯迪拉克CKD(散件组装)国产一波三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汽汽车首款新车——源自英国罗孚75平台的中高档车型,正面临哪些问题、能否按时下线成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第一财经日报》上周赴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汽股份”)打造自主品牌的基地——仪征探营,规划中的30辆新车之谜被首度揭开。
9月可进行试生产
7月14日,记者在扬州(仪征)汽车工业园区南路8号的厂区正门前,见到“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仪征分公司”15个大字,蓝色的字体背后还隐约可见尚未褪色的老招牌字样:“上汽仪征汽车有限公司”。而据不时出入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门牌将于近期更改为“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仪征分公司”。
在占地约30余万平方米的厂区内,记者看到,外围三幢七层高的白色连体办公楼已拔地而起,厂内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的流水线正在安装,整体外观雏形初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约在8月1日,工厂将进入预生产阶段;预计从9月1日起,则将全面进入试生产。”
上海汽车股份仪征分公司前身是江苏仪征汽车制造厂。1999年进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2003年上汽股份收购了其99%股权使其成为上汽仪征汽车有限公司,又于2004年追加收购了其1%股权成为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仪征分公司。今年2月23日,上汽股份的自主品牌项目获发改委批复。根据批复,上汽股份于2月24日成立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全面负责自主品牌乘用车体系的建设。上汽汽车一期同样选址仪征,初期投资人民币36.8亿元。
30款新车揭秘
正在记者采访当日,一批从上海金桥总部派往上汽汽车海外(欧洲)研发中心、上汽汽车Ricardo2010工程院的工程师们结束了为期5个月的培训,回到国内。讲到与英国设计师共事,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汽汽车花了大价钱买断百余名优秀设计师,使之为我们的自主品牌服务,而他们也确实在尽心尽力。”这包括原工作在英国MG罗孚、现任上汽汽车海外(欧洲)研发中心总经理、上汽汽车 Ricardo 2010工程院首席工程师林德瑞(D a v i d L i n d l e y)。
“林德瑞的薪水是按分钟算的。”一位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虽为开玩笑话,但担当“不到4年时间内推出超过30款车型”的总设计师,高薪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上汽汽车对外承诺的这个新车推出速度已是创下了全球之最。
上汽汽车的一位工程师对记者说:“表面上看,3年多时间推30款新车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确切地说,这30款车并非指绝对全新车型,而是包含了许多变形车型。”
这位工程师还向记者首度揭露了这30款车型的具体内容,即在未来近4年的时间内,不断推出5个全新的宽产品系列,价格将覆盖6.5万元到30万元区间。基于罗孚75平台的中高档车型共有5款,包括2.5L和1.8L两种排量,首款车为2.5L,预计于明年年初上市。基于罗孚25平台的中低档车型预计达到约20款,包括1.8L、1.6L和后期推出的1.4L三种排量,首款车为1.8L,计划在明年9月上市。其中,这一平台中将有5~6款于明年起陆续返销欧洲,在设计上会侧重定为欧洲版本。此外,新能源(燃料电池)轿车和SUV车型也同处在设计之中。而发动机设计方面也覆盖了1.1L 至2.9L 的K4、KV6汽油机及2.0L的柴油机等,目前第一批发动机已在上海宝山开始试产。
确保年底下线
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根据上汽汽车企业宣传的排期表,8月22日将发布新车品牌名称,同时回顾企业成立半年来的成绩;8月底9月初将组织大批媒体代表赴仪征参观工厂,见证投产前的准备工作;10月起由专业媒体陆续进行样车的试乘试驾;11月在北京车展上进行首款车的“处女秀”;年底正式下线;预计明年春节前后新车正式上市。这组信息透露,上汽汽车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备,而眼下他们最大的压力是来自于“确保如期下线”。
“事实上,所谓‘年底下线’,这一时间已比最初计划晚了不少。”一位上汽汽车的工程师告诉记者,“尽管已有推迟,但现在试生产前后,仍然不断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最近我们经常加班加点,因为我们曾下过‘军令状’: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年底下线。”
据称,首辆基于罗孚75技术平台的自主品牌轿车是一款中高档轿车,拥有2.5L和1.8L两种排量,其中配备2.5V6发动机的车型将率先上市。“这款车型的国产化设计早已完工,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将设计付诸于制造,但这过程中问题频出,需要适时协调设计与制造两大方面。”一位内部人士说。目前,上汽汽车现有经销商60家,预计年底达到100家。据上海一家筹建中的经销商透露:“各经销网点统一的内外观设计已完成。”
记者手记
“从零起步”的挑战
对上汽本身而言,是否推出自主品牌汽车已无悬念;其最大的挑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快步跟上,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众所周知,上汽错过了自主造车的最好时机,前面的奇瑞、吉利、华晨、比亚迪等企业已经小有气候,后面有一汽、南汽,甚至广汽都在摩拳擦掌。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尽管上汽目前实力雄厚,但从零起步即使能获得成功,也必然要付出时间、资金、资源等多方面代价。
一个不能掩盖的事实是:上汽汽车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借助成熟品牌的力量,能够直接跨越品牌培育期的漫长路途,用最快的速度被国内外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同,这是最最现实的利益。对于上汽汽车来说,时间显然是最关键的,至于能不能实现“贵族”和“品牌溢价”,则要看它的运营功力。(记者 蒋婷婷)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