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借双慧眼看汽车车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6日 15:30  当代汽车报

  在大量水货膜、劣质膜充斥市场的情况下,如何辨别车膜真假,是汽车消费者和准消费者应该掌握的一门知识和学问。但是,它和任何专门知识一样,内容是相当繁多的。这里,记者仅就几个方面,用图解方式和广大读者一起加以讨论。

  上述这个表格,是记者抄录贝卡尔特车膜手册中两款膜产品的技术参数。你看了上表后,能分辨出哪一款膜材料好些吗?

  别人我不敢说,记者第一次看它时,绝对是一头雾水,分不出好坏。我相信和记者一样水平的消费者不会是少数,故虚心向武汉亿天源公司总经理张吉作了一番求教,方有了一点清醒。

  要想读懂车膜手册,必须先明了几个主要的车膜技术术语:

  可见光透过率——表示入射太阳光中的可见光直接透过贴膜玻璃窗户的百分比。

  可见光反射率——表示入射太阳光中的可见光被贴膜玻璃反射回去的百分比。

  太阳能透过率——表示入射的太阳能直接透过玻璃窗户的百分比。

  太阳辐射阻隔率——表示入射的太阳辐射没有直接透过贴膜玻璃的百分比。

  太阳能反射率——表示入射的太阳能被贴膜玻璃反射回去的百分比。

  太阳能吸收率——表示入射的太阳能被贴膜玻璃吸收的百分比。

  总太阳能阻隔率——表示总入射到窗户玻璃外表面的太阳能与因贴玻璃窗户系统阻隔而不能进入车内的太阳能的百分比,相当于反射的太阳能加上吸收后再向室外辐射的太阳能所占的百分比。

  紫外线阻隔率——表示入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没有透过贴膜玻璃的百分比。

  热量传递方式——A、辐射:在太空中因温差而传热(太阳辐射);B、传导:因温差而从玻璃高温面向低温而传热;C、对流:空气和液体因温差而产生的传热。

  我国公安部门规定,车膜的透光率必须在70%以上。但是,对车膜产品来说,“透光率”和“隔热率”是一对矛盾:透光率好,隔热率就会差一些。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车膜都具有这样的特性。如果车膜制造商只满足消费者“隔热”要求,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些劣质车膜商在推销时,往往就是利用了消费者的这个心理,总是强调“隔热”如何,实际上是不科学和片面的。要辨别好坏,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把“透光率”和“隔热率”综合起来看。

  第二是看“总太阳能阻隔率”。这项指标,一般车膜是不会在手册中标出的。贝卡尔特是一个品牌车膜,他们敢于标出这个指标。消费者可以在综合分析了透光率和隔热率后,再用这个指标加以判断,就会得知总太阳能阻隔率在55%的“钻石70”比同参数为39%的“铂金70”要好。而“钻石70”在高达72%的透光率的情况下还能得到55%的隔热率,是因为它采用了一项新技术的光谱选择膜。目前国内市场上只有威固的“V70”和量子膜的“钻石70”采用了这一技术。实际上,钻石70膜的确比铂金70膜要好。同样是汽车前挡膜,由于采用的技术和制造工艺不同,前者安装一个车的价格是2800元,而后者则是1800元/车。当然它们都是属于最高级别的车膜。特别要提到的是,很多膜会标称隔热率高达70%以上,而售价又相对便宜,请注意了:它这里标明的只是红外线的阻隔率。

  不能忽略车膜的“力学性能”

  上述两个图,是贝卡尔特量子膜作力学试验的效果图。左图一看就知,是没有贴车膜或贴了劣质膜在车窗外击打车玻璃后,玻璃破碎了,并伤到了车内乘员;而右图则是粘贴了力学性能为2000公斤/平方厘米的贝卡尔特量子膜后,用同样的力量击打车窗玻璃后,玻璃虽然也破碎了,但玻璃渣却被膜材牢牢粘贴在一起,车内乘员无恙。

  力学性能达到每平方厘米2000公斤是什么概念啊?我们知道,当汽车行驶速度为每小时40公里时,撞击路人的力量相当于50公斤的一包水泥从10层楼上掉下来砸在行人的身上的力量。2000公斤/平方厘米的力,比这还要大。如果不把车玻璃粘贴在一起,对车内乘员的生命无疑构成了极大的危险。

  这里又带来一个问题:具有这么大抗冲击力的车膜,粘贴到车玻璃上后,一旦车辆掉到水里或出现其它事故,车内乘员如何逃生?对此,张吉总经理告诉记者,真正上乘的车膜,制造商在研发时,已考虑到这个问题了。比如贝卡尔特量子膜从车窗外很难将其穿透,但如果从车内向外击打,则很容易:用一个硬物从车内击打玻璃时,由于没有车膜的保护,玻璃向外破碎,所以很容易打开通道,保证车内乘员逃生。

  用吸热膜好还是用反射膜好?

  右面这个图是反映的量子膜阻隔太阳光的基本过程。

  当太阳光照到贴膜的车窗玻璃上后,不同的车膜,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如果是反射膜,会如上图所示分为三部分,一是被反射回去一部分,二是车膜吸收一部分,三是穿透车膜进入车内一部分;如果仅是“吸热膜”,则照在车玻璃上的太阳光只分为两部分热能,一是车膜吸纳一部分,二是进入车内一部分。

  “吸热膜”主要是靠膜里面的化学吸热层来吸热的,而“反射膜”却是相反,是靠反射来阻隔热能的。由于其作用机理不一样,效果也就不同:“吸热膜”刚安装上去时,手放在车玻璃背后,感到温度低——因为膜在吸热,而质量好的反射膜却反而会感到热一些。由此,一些质次的车膜就利用这一现象欺骗消费者。但是,贴“吸热膜”的车主会有一种感受:当长时间受到日照后,打车门的那一瞬间,车内有一股热浪直扑而来——吸热膜吸的热量达到饱和程度后,后续的热能自然要向温度低的车内散发。而用反射膜,虽然车内也有热度,但不会像吸热膜那样高温,原因就在于它把一部分热能反射回去了。

  什么叫磁控溅射?

  磁控溅射是目前车膜制造中的尖端技术,与早期或现在一些劣质车膜生产商仍在采用的染色与镀铝复合方式来生产窗膜的工艺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贝卡尔特是全球第一家采用真空磁控溅射工艺商业化生产窗膜的玻璃贴膜生产商。故此,贝卡尔特亚洲总部周萍经理告诉记者,采用真空磁控溅射工艺生产的车膜,他们可以向消费者承诺,安装正宗贝卡尔特量子膜的车子,可以做到10年原厂质量保证——这个10年承诺,既包括不褪色,也包括与玻璃接触的膜纸四周的边缘不翘起来。过去,一些车膜出现膜纸四周与车玻璃分离、车膜小于玻璃面积四周露白边和车膜有气泡等,都责怪是操作工安装水平问题,实际上是膜的质量不过关造成的问题。

  传统的车膜生产方式是染色与镀铝复合方式。染色大家都明白,不必多述。镀铝方式就是制作镜子的方式,既把一些熔点低的金属物溶化之后,通过热蒸发涂布在某种聚脂膜上。这种工艺成本低,但最大的问题是颜料与铝层对光线的相互干涉而产生大量散失光线,容易造成司机视觉疲劳,导致司机头晕目眩、视觉模糊而引发驾车安全性下降等诸多问题。而磁控溅射则不同,它是采用特殊专利溅射工艺把十二层纳米材料一次合成到最精细光学聚脂膜上的工艺。

  用专业术语解释很难懂,咱们打个比方吧。一般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下雨天走在一个活动的石板上,石板下面有泥浆,人脚踩上去后,泥浆会突然从石板底下向四周飞溅。磁控溅射也是运用的这个原理。从上图左下角那个小图可以看出,下面是溅射层,中间是一个真空空间,最上面是聚脂膜,膜的上端有磁控。这样,当高速电子对不锈钢、钛、镍、金、银、铜等贵稀金属轰击后,金属分子将向上面的聚脂膜溅射,再通过聚脂膜上面磁的作用,使被溅射的金属物均匀分布。所以,运用这种工艺,解决了染色-热蒸发工艺生产的窗膜透光低、高反光、隔热功能差、视觉模糊、易褪色、耐腐蚀性差等诸多缺陷,不仅可以制作各种纯金属化窗膜,而且因为没有添加任何颜料,所以它可以杜绝偏色、变色,做到永不褪色,保证纯正的中性色,与任何车辆的颜色都能完美匹配,并保证不分层、不剥落与开裂。更重要的是,它在不同的光照度下,视觉颜色恒定不变,可以保证车内人员的视线清晰。

  膜商让你作过车膜色差检验吗?

  旁边这个图,是检验车膜颜色的一个对比图。别小看了这张图,它对消费者来说,可以起到辨别真假车膜的重要作用。但是,据记者采访的情况看,许车车膜店是没有这张图的。

  一位车主贴了车膜后,白天一切都很好,到晚上开车时,透过车膜看到的灯光,总是一团一团的,很不清晰。记者将此现象说给亿天源张吉总经理后,他说,这是典型的劣质膜材造成的。如果用这张车膜对比图放在他的车膜上一看,就会发现,他的车膜在这个图上的表现会有几个空白处,不会像现在这样色彩是饱和的,充满的。说夸张一点儿,车主如果眼睛辨色能力低,再加上这种滤色的劣质车膜,把路口的红灯当成了绿灯,那就完了。

  由此,消费者在购车膜时,首先要看他是否提供这个颜色对比图;如果有,用这个图放在车膜上检验一下,就可辨别真假。不过,记者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图因为印刷问题,不能作为车膜色彩检验之用。

  亲爱的读者,看了这些知识,你还会说“天下车膜都一样”吗?对如何识别真假车膜,是否有了一定知识与方法?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本报将请车膜专家为你解答。<p>  ■本报记者 杨景定</p>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装饰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