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碰好牛 机密透差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 11:47  重庆晨报

  关注“双碰”法规:“中国式碰撞的冷思考”大型新闻策划

  [引言]“双碰”,的确是中国汽车业的一大进步。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双碰”推出意味着中国汽车制造业正式进入与国际接轨的时期。有关方面下结论为相当于欧洲标准,有些地方甚至比欧洲标准更严格。

  “双碰”是否已经达到国际标准,离世界一流的标准有多远?是不是“双碰”一出,中国汽车安全标准就已经国际化了?在一片国际化、一片与国际接轨的呼声里,双碰离“国际标准”到底有多远的距离?

  近日,本报听到不少来自业界质疑的声音。

  “双碰”到底有多牛。日前,记者通过相关渠道找到了获得了一份文件。在文件名上,附有两个字:机密。它可以佐证“双碰”与国际标准的距离。

  “机密文件”透差距

  记者从机密文件上了解到:全球范围内,最为完善最为严格的即为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其次就是欧洲经济委员会标准(ECE)和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标准。后两者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各国的标准,都是参照美国法规基础之上进行制订和实施。

  据透露,“双碰”标准全程由国内最专业权威碰撞机构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参与并起草制定。这两套标准主要以参照欧洲标准,并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所制定。

  美国的FMVSS法规在被动安全性方面的多项法规,包括了方方面面,这与它采用残缺产品回收制度有着直接关系。欧洲由于参照了美国的被动安全性法规,因此除了在侧面碰撞法规中制订不同的标准外,其他法规与美国被动安全性法规并没有本质区别。

  与欧洲碰撞标准相比,美国的还涉及到窗玻璃材料、门锁及约束部件、挡风玻璃安装、儿童约束系统、顶部挤压、滚翻特性、公共汽车紧急出口,车窗定位及开启、摩托车头盔、挡风玻璃的侵入、校车(school bus)滚翻保护及压缩天然气汽车的燃料系统完整性等多达数十项细节的碰撞标准。

  就目前世界上关于碰撞的五大标准(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动态翻滚和燃油泄露)来说,只有美国的碰撞试验最全面,而欧洲和日本在动态翻滚这一项上尚属空缺。

  可见,我国的碰撞试验标准尚属初级阶段,动态翻滚和燃油泄漏还未开发和研究。

  “行人保护”待3年

  目前,我国汽车碰撞标准都是对车内乘员的保护,而国外已经开始着手对路上行人的保护。去年10月起,欧盟国家新生产的乘用车都要求安装主动行人保护系统。国内最专业权威碰撞机构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并全程起草并参与制定《双碰》法的张金换教授表示,“双碰”标准出台后,国内相关专家也开始了对行人保护的研究,预计同样3年后国内关于行人保护的强制标准也将出台。

  同样,对于动态翻滚和燃油泄露上的碰撞标准也有待时日出台。

  不可能比欧洲牛

  著名汽车专家贾新光在谈及是否与国际接轨时称,“双碰”标准吹得很神,好象比欧洲标准还牛。

  据介绍,欧洲的国家标准并不严格,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是第三方碰撞,再严格的是企业自己做的。企业为了能通过各种碰撞,做了一个最严格的。而我们的企业能把国家对付过去就得了,这第三方谁做呀?所以永远不知道现在生产的车是什么状况。

  而重庆汽研所的专家马鸣图博士认为,不可能比欧洲标准更严格,也没必要。达不达得到执行是关键。而且达到了标准的车里边,彼此之间的差距都会很大。每个车追求的理念不一样安全的指数都不一样。(本版稿件由记者 刘丽娜 采写)

  事实回放

  “碰撞门”警示录

  去年法兰克福车展期间,自主品牌江铃陆风受到欧洲车界的集体责难。

  原本在出口问题上,前途一片光明的江铃陆风,却突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碰撞门”事件。当时,陆风被对外公布的成绩单为:正面撞击1分(满分16分)、侧面撞击12分(满分16分)、乘客防护13分(满分37分)及儿童安全性39分(满分49分)。

  事件发生后,国人所站立场最多的则是认为这是一场“阴谋”,来源于欧洲汽车制造业恐慌于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所制造的一场“阴谋”。理由为这次在德国的测试来自于名为ADAC的民间组织所实施的碰撞试验在程序上不合规,既未通知江铃控股,亦未通知陆风欧洲的代理商LWMC到场的情况下实施的,其在程序上并不合适。

  大半年过去了,回头看“碰撞门”事件,却给了中国汽车业更多的警醒。当中国汽车以及超低价格在海外扩张时,竞争对手却把汽车安全当成了打击中国汽车的一个有力武器。虽然中国汽车不等于不安全的车,但是中国鱼龙混杂的汽车品牌中,技术实力参差不齐,国家有关标准的缺失,的确让竞争对手找到了漏洞。

  假设,陆风当时车身安全已经完全达到欧洲碰撞标准,就算在欧洲有居心叵测的背后组织,也奈何不了陆风在欧洲的出口进程。

  “双碰”实施,意味着将对国内汽车制造业提升一个门槛。这,对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或许是一场劫难,但或许是一次新生。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