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碰撞测试 把谁撞没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 11:44  重庆晨报

  关注“双碰”法规:“中国式碰撞的冷思考”大型新闻策划

  [引言]“双碰”实施,谁逃不了生死劫?这是未来两年半内最大的悬念。

  目前,国内车企对这个问题有三种态度:一是沉默,不管谁怎么说,反正不表态;二是高调,不管记者怎么问,都称没问题;三是模棱两可,要么闪烁起词,要么答非所问。

  是三四万的经济型车逃不了劫难?是自主品牌率先“阵亡”?世界名车进入中国就一定能达到“双碰”?未来三年,安全竞争会替代价格战?

  这几大悬疑,请看本报独家专访的专家解读。

  在未来的两年半内,在产车型的厂家只有两条路走,要么改良产品适应标准,要么就是退出市场。目前,最大的猜测是认为,经济型车和一些实力较弱小的自主品牌会受到冲击。对这种观点,专家也众所纷纭。

  安全与价格没关系?

  对于以上观点,致力于汽车新材料研究的知名汽车专家、重庆汽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马鸣图博士比较赞成。他认为,要达到“双碰”标准,很多工序和成本要增加,和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是有一定关系的。这是一个综合技术的考验。

  但同样作为知名汽车专家的北京汽研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在经过短暂思考后告诉记者——这些观点都站不住脚,价格与配置、排量有关系,但与安全没关系。并不是贵的就安全,便宜的就不安全。他举例说,最早军队使用的212吉普车,碰撞的时候非常厉害,能保持基本完整。这个车就很便宜,就四五万元。

  而自主品牌,法规面前“车车平等”,不会管你是姓什么。只要在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都一样的。而认为技术力量、资金实力是另外一回事。

  落地品牌高枕无忧?

  一个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知名品牌在中国的落地产品,认为在国外已经做了各种碰撞,国外的标准比国内的高。所以,要达到“双碰”标准,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贾新光认为这“未必”——一方面,因为吃粗粮改成吃细粮。还有就是改动,就是把车身加长。这种情况目前在合资中高档品牌中比较普遍。加长的位置一般都在中柱(D柱)的后头,正好是侧碰的关键地方。

  而且,到了中国后,材料变化了,配套厂家变了,工艺也变化了。比如捷达,以前认为前脸太难看,就想改得好一点。一个普通人认为简单的前脸改动,德国人却不答应。后来改了,但是是通过了一套碰撞试验,且的确去德国做了很多实验。

  安全替代价格战?

  日前,有的厂家认为,经过这场碰撞潮,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必将从目前一味的价格战中逐步脱离出来,安全之战会替代价格战。

  马鸣图博士认为这不对。因为在满足法规的前提下,都会追求性价比高的。只要满足法规都能销售,而性价比都是永恒的竞争。

  贾新光更是称永远不会替代,在现在的欧洲和美国,竞争的核心仍还是价格。因为不是人们不关心安全,而是安全这东西永远就触摸不到。能触摸得到的就只有价格。

  对于“双碰”带来的行业影响,贾新光认为以后出了问题的时候,罚款或者赔偿有了参照。以前有一些纠纷,法院不知道该怎么判。因为没有标准。如果你要赔点钱问题不大,但要按照质量不合格去判,那肯定是不行的。

  有人说“双碰”来得及时,而贾新光认为是姗姗来迟了。中国交通安全已经相当严峻,每年死亡10万人,约占全球交通事故总量的15%,每天300多人死于车轮,相当于每天掉下一架波音737。而我们保有车辆只有3000多万,而美国是两亿辆。(本版稿件由记者 韦龙 采写)

  相关新闻

  天津碰撞实车满为患

  目前,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里已经“车满为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试验所工程师白鹏介绍说,自从这两项标准颁布之后,各汽车企业纷纷前来做摸底碰撞试验,为正式颁布强制性标准做准备。

  “目前碰撞试验室已经出现了排队碰撞的情况,各企业都是自愿来进行摸底”,白鹏说,“我们已经进行了60多次侧碰和后碰,目前80%以上的车型都可以通过。”

  车型排量向上转移

  普遍认为,小排量的经济型车在“双碰”标准实施后面临相当大的压力。其中一个佐证的理由,就是很多厂家都在逐渐放弃1.0以下排量的车型,向1.0到1.6方向转移。

  据有关统计,上半年,轿车中增长最快的是1.0~1.6升排量的细分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占整个轿车市场的56 %以上。预计下半年,1.0~1.6升排量的轿车市场会继续保持快速。

  究其原因,一是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二是小排量车在排放等诸多环节限制太多,所以国内大多数汽车厂家都选择1.0以上的排量为主攻方向,比如夏利主攻1. 3升、1.4升,吉利主攻优利欧、自由舰等。

  今年下半年上市的新车至少有20 多款,多数车型是排量在1.0~1.6升,价位在15万元以下。这些,足见中国汽车企业在政策的研究和市场的敏感上已经相当成熟。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