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大众告别“拿来主义”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 11:25  新浪汽车

  在众多轿车企业还在把“全球同步”、“原汁原味”作为新车上市卖点的时候,曾长期占据国内轿车市场销量冠军的上海大众,在车型引进战略上,却朝着告别“拿来主义”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6月23日,由上海大众研发中心主导开发的新POLO正式上市。在对变速箱、主动安全装备等进行了全新升级的同时,新POLO的最大看点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进,并大幅降低了成本。此外,上海大众还为POLO两厢车和三厢车分别起了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劲情、劲取。

  有意思的是,在国内轿车市场,第一家打出“国际同步”牌的正是上海大众,而第一款真正同步引进的车型正是POLO。2002年,信心十足的上海大众,投资80多亿元建设了现代化的轿车一厂以及发动机厂,一些豪华车才用的激光焊接、空腔注腊等精湛工艺,也被毫不吝啬地应用在POLO身上。为体现原汁原味,上海大众甚至都没有正式为POLO起一个中国名字。仅仅过去了三年多,是什么原因促使上海大众做出如此重大的转变呢?

  2002年上市后,虽然价格不菲,但凭借其高品质的口碑,POLO还是受到了市场追捧,2003年仅两厢POLO销量就突破了4万辆。然而,随着竞争车型不断增多,对科技含量和工艺的过分追求,却逐渐成了POLO的致命伤。一位上海大众高层曾经坦言,POLO的双面镀锌高强度钢板、四门一次冲压成型、激光焊接、高可靠性车门铰链、电液伺服动力转向系统、空腔注腊等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工艺和配置,虽然大大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但这些好处一般消费者根本看不到。反倒是由此带来的过高的价格,以及在电控门锁、电子车窗、CD、电子空调等舒适性配置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了POLO的竞争力。2004年,POLO两厢和三厢总销量为3.6万多辆,而2005年更是骤降至1.54万辆。

  高品质、全球同步的POLO竟然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一向自负的德国大众曾对此恼火不已。“中国消费者根本不懂汽车”、“在中国引进POLO是个错误”……来自德方的种种言论,并没有挽救POLO低迷的市场表现,反倒在国内汽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其实,POLO水土不服的根源不在中国消费者,而是没有顺应市场需求,采取了彻头彻尾的“拿来主义”——车型没有经过本地化改造、零部件国产化率不高等。

  值得庆幸的是,在经历了2004年的低谷之后,上海大众认清了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市场导向战略。在车型引进上,拒绝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以中方研发团队为主,根据市场需求大胆进行本地化改进。今年以来,秉承这一宗旨的帕萨特领驭,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上海大众本地化战略的第二个验证者就是新POLO。

  从厂家公布的数据看,新POLO的亮点之一是以德国大众FSI发动机为原型全新匹配、开发的16V-HLD智能逻辑控制驱动系统,1.4L和1.6L两款发动机90km/h等速油耗分别降低了约13.8%和8.3%;0-100km/h加速时间分别最多缩短了约6.7%和约17.9%。除了全新的外形和更优的动力性能外,六档手自一体变速箱、带MP3播放的多功能音响系统、变排量智能温控空调、防眩目内后视镜、大灯未关报警、独有的卡片插槽、绿色隔热玻璃、倒车雷达、可伸缩杯托、集成于外后视镜的侧面转向灯、中央集控门锁等人性化装备也让人彻底改变了对德国车内饰严谨有余、舒适不足的印象。

  当然,与德系车相比,目前国内不少日系、韩系汽车合资企业的产品,设计风格比较符合国内的市场需求,成本控制能力也比较强。正因如此,在上述企业的新产品引进上,“拿来主义”还是占据了上风。不过,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设计。在凭借丰富的舒适性配置、适中的价格得分颇多的同时,消费者对日韩系轿车安全性、工艺品质的顾虑,同样在影响着它们的市场表现。在经历了挫折之后,上海大众已经开始拒绝“拿来主义”,其他合资企业是不是也该未雨绸缪,向“拿来主义”说“不”呢?(王政)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