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销商过剩渠道上演淘汰赛 汽车市场生态恶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07:48  中国青年报

  8月份的销售统计出炉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排在前5位的是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广州本田和北京现代。这其中,除上海大众销量环比增加外,其他几个厂家的销量都出现下滑。整体来看,这5家企业的总销量比7月份下滑超过10%,与销量最高的6月份相比下滑近20%。

  与此对应的另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今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2.65%,累计实现利税496.81亿元,同比下降29.49%,下降额为207.77亿元。

  几天前,上海大众市场部的一位相关人士对记者说,今年是上海大众的战略调整年,尽管8月份的销售成绩不错,但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说,以前上海大众的月度销量曾达到过4万多辆,现在只有一半。虽然企业采取了持续的降成本措施,但总运营成本变化不大,加上利润大幅缩水,企业的负担不轻。

  实力较强的上海大众尚且备感压力,部分销售不畅、资金有限的汽车企业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两年前,业内的热门话题是“汽车暴利还能暴多久?”,仅仅1年多的时间,车市已经是冰火两重天。

  诚然,与国际汽车市场的价格相比,国内汽车价格还盘踞高位,但从市场规模、企业实力、成本制造几个标准看下去,国内的汽车生产利润正威胁到多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长安集团总裁尹家绪曾说,汽车业的投入是个无底洞,干汽车与吸毒无两样,上了瘾想不吸谈何容易。正是基于此,近两年来,尽管汽车市场持续低迷,但企业增资扩展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

  网上车市总监华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汽车企业表面上拼的是产品,进一步拼的是规模,谁能把市场份额做上去,谁才能把价位真正拉下来,谁的产品才更有竞争力。但现实是,在市场容量有限增长和成本短期内无力摊薄的双重困境下,企业自身的扩张正失去成长的土壤。

  今年以来,多数企业推出订单式生产方式,这个变化应该视为企业适应市场需求,降低库存风险的积极举措。扩大产能只是储备了能量,至于要不要变成产量,可以随行就市,但扩容的经销商呢?

  北京奔驰执行副总裁周勇江曾是一汽大众的销售老总。最近他在和记者的一次聊天中谈到经销商目前的困境。他说,五六年前,4S店作为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开始在国内大规模出现。“当时一家珠海的经销商准备建一个展厅,他不听劝告非要建一个最大的,长宽60米。最近这个经销商给我打电话说,现在每月开空调的电费都承受不起了。”

  一个4S店动辄投入千万元,但1~2年就能收回成本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到今天,这些“巨无霸”不仅要承受行业低迷的压力,更要直面“同城竞技”的挑战。伴随汽车生产企业的产能扩张,作为终端销售的4S店也在近1~2年内遍地开花。经销商用“生不逢时”来形容自己的处境,但上千万元的投入已经花了,想退出谈何容易。

  对于新进入市场的经销商来说,由于多数产品市场保有量不大,在维修保养环节上的业务普遍不饱和,这些经销商经营的主体只能是卖新车。据统计,全国已经有两万多家经销商,严重的“僧多粥少”,同一市场区域,经销商之间的竞争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降价。

  一直以来,国内的经销商,尤其是特许专卖店要承担企业一定的销售任务,每辆车的销售利润为车价的5%~6%,俗称“返点”。经销商获取返点的前提是必须完成销售任务。如此,在销售不畅的时候,将企业的“返点”部分让给消费者成为不成文的“行规”。由于竞争激烈,部分经销商的让利甚至超过返点,其他经销商也不得不跟进,来自渠道的价格混乱蔓延开来。

  步入9月以来,汽车市场变得越发敏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来自经销商的降价促销竞赛愈演愈烈。上海通用05款别克君威市场价格全线下调;广州本田雅阁和飞度也出现了上千元的让利;长安福特蒙迪欧和嘉年华降价幅度高达四五千元。另外,由于一些老款车实施买断经营,像宝来1.8T、桑塔纳旅行车、派力奥等车型优惠幅度都在万元以上。

  一位汽车经销商无奈地对记者说:“卖汽车不是卖白菜,但消费者走进汽车专卖店和走进菜市场的心理预期一样,不侃侃价就像不合常规一样。人家说在某某店能优惠多少钱,我们能把客户给推出去吗?买车的就这么多,别人多卖一辆,我们就少卖一辆,一点办法没有。”

  最近一段时间,汽车生产企业坚持不降价,为了稳定市场,多个企业还成立了所谓的商会,规范市场。这也是好事,索性一个价,省得顾客东奔西跑。但事实上,用商会来监控市场的效果并不明显。北京一家汽车专卖店的销售主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和他们销售同一品牌的汽车经销商在北京共12家,最近在企业的要求下,这12家经销商成立了商会,并委托一家公司做价格监督。但事实上,价格已经像决堤的洪水,根本控制不了。他说:“商会监测到的违章行为毫无价值,因为不是一家在降价促销,而是大家都这么做。”

  汽车生产企业会不会顺从经销商的“民意”,站出来宣布降价呢?这个疑问的背后是:来自渠道的汽车销售已经成了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着。

  据悉,上海大众在进行订单式转化的同时,也开始对旗下的经销商进行整顿。该公司相关人士说“采取更严格的考核和奖励措施目的不是为了淘汰经销商,但市场自己会平衡,会自动淘汰不合格的经销商,未来上海大众的经销商市场需要多少就有多少。”据媒体报道,8月底前,上海大众已有30家左右不符合标准的经销商被淘汰,其中一批目前正在整改中。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位经销商对记者如是说。围绕汽车价格,经销商和厂家的博弈才刚刚开始。本报记者 武卫强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