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是采访的一种,加上一个“专”,就显得与普通采访有些不同,有些媒体为了进一步强调专访的特殊性及重大性,开始制造一些新的名词,诸如“独家专访”、“第一专访”、“本报专访”、“现场专访”等等。
其实专访本身的含义就是一个媒体就某个话题专门采访当事人,所以“独家专访”这个生造词纯属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而所谓的第一专访、本报专访则更是没事找事了。
但媒体实际上也是给逼的,有些记者是没有这种概念分别的,无论是道听途说的,还是在大厅广众下别人提问的,在发表时一律冠之以“专访”之名,以显示文章的独家性和重要性,也就让真正专访的媒体很不顺气,于是各种衍生词也应运而生。
从字面上来看,专访有一定的排他性,也是很多媒体鉴别稿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记者都希望厂方能在各种场合安排专访的机会,专访的需求量也因此变得十分惊人。
1999年,我开始踏入汽车圈,那时的汽车厂掰着指头可以数过来,专业报道汽车的媒体也不多,有汽车周刊的报纸更是凤毛麟角。经常见到的只有几十人,大家互相熟络。后来几年,汽车生产厂家成倍增长,汽车媒体则以几何倍数增长。一个简单的数目统计足见其庞大。2002年北京车展,当时与会报道的汽车记者有1000多人,2003年上海车展,汽车记者人数增加到3000人,2004年上海车展,汽车记者猛增至5000余人,2005年上海车展没有看到统计,估计已超过6000人了。
做一个简单的统计,如果每50人有一人要求专访某位企业领导,专访时间定1个小时,车展期间某领导接受采访的时间就要超过100小时,这意味着他不吃不喝不睡的讲话,也要讲上5个昼夜。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安排活动的公关公司于是想了个办法,叫做“小范围专访”,或称“群访”,这种采访有别于发表会式的采访,只有十人左右参与,也算是一种折衷的专访,既能满足记者专访的需求,又不至于搞得领导精疲力尽。
但即使这样,做老总的也需要有超强的体魄才能应对。2004年我参加一个企业组织的“群访”,一进房间,就看到那位年轻的老总脸色煞白,拿个茶杯“咕咚咕咚”的喝水。采访开始后,我觉得气氛明显不对,那位老总的回答经常与问题对不上号,说难听些就是驴唇不对马嘴。而下面的记者却表现了十足的敬业精神,十多个记者问题像连珠炮一样的鱼贯而出,搞到后来那位老总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了,只能一再说,“这些问题不是今天的主题。”就不了了之了。
该公司公关部经理会后告诉我,这位老总一下午已接受了5轮专访了,到现在连饭都没吃呢!我看了看表,已经晚上8点了。
这事闹的!好在我当晚没有提问。事后我想,当专访已变成一种程式化运作,对采访对象来说变成一种精神折磨的时候,真不知道还能“专访”到什么? (作者:狼中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