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与融资是中国汽车金融眼下的两只‘拦路虎’。”在8月20日进行的“2005中国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一位人士明确指出,相对来说,由于大多数汽车金融公司和机构的母公司都信誉良好,其在新市场的融资问题并不难解决,而真正困扰整个汽车信贷行业的“拦路虎”则是风险管理。
就在这个会议上,一项以“科技改变行为”的风险管理方案被正式提出。这一方案试图通过“车载装置+GSM网+呼叫中心+特约服务商”组成的车贷风险控制系统,对未及时还款的用户车辆进行强制“抓车”(自动锁车),同时提供一系列衍生服务。来自全国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和来自中国科学院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家们均表示,这种用技术手段降低汽车信贷的风险控制方案有望给举步维艰的汽车金融行业带来变革性的契机。
围绕“抓车”在安全和法律上是否可行、加装使用费用如何分摊和能否加载衍生服务及客户信息等颇具争议的问题,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该方案的提出者麦特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盖方。
科技改变行为
《第一财经日报》:麦特集团是在什么时候引进汽车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的,技术引进的花费大致多少,到目前为止,麦特能否掌握该系统的核心技术?
盖方:在2003年我国汽车信贷出现问题的时候,麦特集团就考虑在国际上寻找同类的解决方案。在技术引进之初,对美国和其他市场的应用情况以及中国市场的现状,我们做了很多前期市场调研,这项技术的引进从花费上来讲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目前我们整个系统的投入在2000万元左右。
到目前为止,我们无论从车载的硬件、软件及呼叫中心系统的硬件、软件方面都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麦特集团在自1992年成立以来是靠做IT起家的,从技术上讲不是一个有难度的事情。
《第一财经日报》:麦特集团认为该技术在中国推广的前景如何?
盖方:麦特认为这项技术在中国推广前景是很大的,至少是在我们社会信用环境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对中国市场还是充满信心的。从目前来看,这是非常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大家都在努力改变国家信用环境,使其往好的方向发展,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给了麦特集团一个机会。我们认为在未来的10年、20年里在中国会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同时,我们认为这不光是解决一个信用问题,届时我们还将更多地转换到为客户服务的层面上来。
《第一财经日报》:眼下,国内是否也有其他企业在从事汽车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的研发和生产?
盖方:国内现在也有从事此类产品开发的企业,它们更多的是从控制角度讲,比如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做控制和催收的工作。我们提供的是系统工程的完整解决方案,更多是从消费者的感受上出发,提供服务在先,风险控制在后,因而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催收中心,此套系统针对国内市场推广作了很大的改变,与美国系统相比亦作了较大改变。
“抓车”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第一财经日报》:在中国,在车贷风险控制器方面,麦特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这种风险控制器在法律上是否可行,或者说,能否不经过法律程序进行“抓车”?
盖方:在风险控制方面,麦特集团是第一个提出完整解决方案的人。这套风险控制系统征询了律师及中国消费者协会及相关政府机构等很多方面的意见,并在消费者中作了大量市场调查。我们非常清楚,按照中国法律去推广此类产品。比如说,我们一旦超越控制和定位的权限,在未经过法律程序,不会轻易介入“抓车”这个环节,因为要进入这个环节是要经过授权的,所以在拖车之前所做的任何事在法律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科技改变行为,比如大家使用的电表、水表或者手机欠费时,电力、自来水或移动公司会毫无疑问地把服务停掉,但是手机是不会没收的。我们也是如此,我们也会把服务停掉,不让使用,不会对有个人成分的财产来进行随意的拖运,在拖车方面我们是非常慎重的。这项服务目前我们还没有拖车和拍卖,只是回收车处理,只能说我们提供服务,但我们不把它作为一项服务重点,因为目前国内还有很多法律问题要进行解决的。
《第一财经日报》:据了解,风险控制器按配置功能不同,装置费用大约在2000~3000元/套,麦特认为最为可行的装置及其使用费用分配模式是怎样的?
盖方:此次研讨会对系统的可行性方面提出了很多针对性问题,特别有一个共识就是风险控制系统解决了金融机构的问题、保险公司的问题、汽车经销商的问题和汽车制造商的问题,以及消费者的问题,大家都受益了,大家都应为此付出一些成本,即利益共占、费用共摊。也就是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各个利益获取方相应也要付出一些成本。据我们了解,消费者、保险机构和汽车经销商对费用分摊都是认可的,最大问题就在目前处于特殊强势地位的银行方面,但从道理上讲,随着金融服务的外包情况不断发生,任何一项服务要外包给任何一个专业机构,那么付出一些服务费用也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一个认识和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共赢的模式。(本报记者蒋婷婷发自北京)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