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海大众宣布启动名为“飓风行动”的组合营销措施,对旗下多款车型进行大幅度降价。有迹象表明,在上海大众率先举起全系降价大旗的同时,也可能预示着上海大众开始回归“大众”。
一直以来,大众产品因其高质量而备受欢迎,但其高昂的价格却也令其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越来越“水土不服”,严重影响了市场销量。这次上海大众主动大幅调整全系车型价格,表现出公司营销思路正在紧随市场变化而动。这对于近几年来热衷走高端路线的大众汽车来说,重塑“平民车”理念无疑是一种趋向“大众”化的理性回归。
熟悉大众汽车公司历史的人也许知道,早在上世纪30年代,根据当时德国国情及国民的实际经济情况,大众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一种使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用得起的“平民车”甲壳虫,多少年来,甲壳虫在世界各地横冲直撞,饱受市场青睐。与此同时,大众这种“平民车”理念也声名鹊起。
可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大众逐渐抛弃了自己倡导的“平民车”理念,走上了一条曲高和寡的“贵族车”道路。据查证,大众采用高价格策略开始于90年代。当时在位的董事长斐迪南·皮耶希(Ferdinand Piech)是这一政策的积极推动者。他曾花费30亿欧元使大众汽车加大豪华轿车领域的投资,并因此影响其他品牌汽车的定价。这种方式使大众不能在各个产品的细分层面保持竞争优势,导致大众在日本、韩国、法国等市场的占有率不高,甚至使这些产品的生产平台和零部件供应也逐渐失去竞争力。
进入中国市场后,特别是近几年大众的产品同样面临着与市场需求割裂的困扰,大众始终固执地认为“中国的消费者不成熟,大众的产品价值高,但是中国消费者不了解”。但既然明知道消费者的偏好,却不去主动适应,失败只能是必然。
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颇能说明问题,从不同的调查公司取样显示,父代人(50岁)大都认为德国车更好,70年代的人也有不少认为买就买德国车,但是80年代以后的新增消费群需要的是既买得起又时尚实用的东西。
据中国汽车新网的两项网上调查显示:41.56%以上潜在的家用轿车消费者选择5万元以下的轿车,选择率高居第一;19.83%以上的家用轿车消费者选择5万~8万元以下的轿车;18.4%以上的家用轿车消费者选择8万~10万元以下的轿车;选择10万元以下轿车的人员占参与调查人员总数的79.81%。有96.23%的公众认为应该把家用轿车市场定位在“看老百姓口袋里有多少钱,就生产多少钱的车”的经营理念上。
这次上海大众率先举起全系大幅度降价大旗,集中力量抢回在低端的失地,只是毕睿德的大众决策层拯救中国市场一篮子政策中的一个部分。说明大众终于要顺应“平民车”的方向,也可能预示着大众重新走上了回归“大众”的里程。
作者:李永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