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汽收购罗孚,业界批评的声音压过赞成的声音,普遍认为风险太大。但我们宁愿乐观其成,因为它带来了机会。有人说,对于老国企南汽来说,像过去那样庸庸碌碌,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而只要它求变,它就会有发展的机会。
其实,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背水一战”或破釜沉舟之举也不是今天才有。但是它会出现,自有它出现的理由。而后来的事实也往往证明:他们当初的选择,不一定是错!
曾几何时,我们很是自卑。一些人也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汽车技术、汽车产品、汽车工业“神秘化”,认为中国已经错过了发展自主汽车业的机会。但这几年中国汽车业迅速发展的事实,已经否定了这种判断,也使人们从理论上认识到:中国的大市场,以及中国大市场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汽车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依然拥有生存、发展乃至创造神话的机会。
汽车业是典型的规模化产业,而中国正是这样一个拥有足够规模的大市场。它足以使我们的汽车企业即使不走出国门,也能形成规模,进而形成世界性品牌。更重要的是,如此之大的中国市场又非常独特。对这个独特市场的熟悉过程,是一个市场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面前“人人平等”——国外成熟企业同样需要学习,而本土企业在文化和市场的适应性上显然拥有独特的优势。
认识到中国汽车市场还有机会,能帮助我们树立自信。但是,如果我们因此而沾沾自喜,不珍惜机会,就会犯致命的错误。这是因为,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机会作为一种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
具体说来,有两个市场培育因素既在“创造”机会,也在“消灭”机会。一是,随着汽车市场的培育,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机会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规模经济的形成,产业日益走向成熟,价格越来越回归理性,市场空隙越来越小,机会也越来越少。二是,同样的市场学习为后来者提供了机会,但当市场学习进入到一定阶段,先行者逐渐进入“角色”,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在市场开放方面同样如此。市场越来越开放,机会越来越多。但中国的市场开放总体上是内、外同步进行的,所以,它也为外来者提供了机会,同时部分地“消灭”了自己的机会(举例来说,市场的培育和开放为奇瑞、吉利们创造了机会,但要再产生奇瑞、吉利,难度已大得多了)。机会的“创造”和机会的“消灭”会形成一个均衡点,这个点演变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在顶点之前,机会越来越多;过了顶点,机会越来越少。我们无法确定现在是否已到达顶点,但我们现在一定在顶点附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场经济就是“机会经济”,有机会就有可能。千百个企业竞争,最终有一个企业存活下来,但是这一个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创造的财富将超过那千百个企业的总和。而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意味着,在中国市场上,不仅仅是有机会就有可能,而且是“有机会,就能创造奇迹,创造神话”。奇瑞当初是“黑户”的时候,没有任何人看好它。可是,它创造了奇迹,成为中国汽车业的一匹“黑马”(在美国市场怎会冒出奇瑞?)长安当初也属于“野狗”之列,可是它超常规发展,终究成了大气候,有功力挑战国内“三大”(在美国市场谁能挑战美国“三大”?)江淮、福田等商用车巨头也是进入一个领域就成功一个。这些企业不断改变自己的历史,也改写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诸多事实都说明,中国市场是创造汽车神话的地方。
中国汽车业计划经济的“管制性”,实际上是不愿意为过低的机会付出过高的成本,结果是没能创造出最有效率的机会。随着管制的放松,市场有了主导资源配置的机会,中国汽车业也终于有了大发展的机会。但机会稍纵即逝。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辨证的“机会观”,认识到抓住机会的紧迫性,准确把握机会,以期神话的“再造”,哪怕要冒很大的风险。
桂俊松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