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长安铃木雨燕上市,打着“全球同步”的旗号风靡一时。6月,奥迪新A6L上市,全球同步的品质让它身价倍增。7月,雪佛兰Aveo乐骋上市,“全球同步”成了其主要宣传语言。下半年上市的现代索纳塔NF、宝马新3系也将采取全球同步上市的方式。一时间,国内汽车界“全球同步”的声音不绝于耳。而据业内专家预测,这还仅仅是开始,未来“全球同步”上市将成为多数汽车厂商的主要竞争策略。
好象事先有一种约定,汽车厂商突然都将新车上市定位于“全球同步”,这究竟出于何种用心?源于何种目的?
不难看出,这一现象后面有着全球背景。这几年,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欧美市场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萎缩,而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依然蒸蒸日上,对于汽车跨国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有关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汽车销售将保持年均12%的增长水平,到201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保有量将增至5000多万辆。而要想在如此激烈的“蛋糕”分食大战中取得胜利,其竞争手段必然会从品牌竞争、价格竞争演进到汽车产品内在品质的竞争,技术“全球同步”便是一张“最后的王牌”。
汽车厂商的全球同步策略,从另一个侧面也显示出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走向成熟。在以前,引进产品有不少是国外的旧款车型甚至是淘汰车型,除信息不对称原因之外,汽车厂商通常将原因归之于这些车型符合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用户需求的低品位、市场的不成熟。但从2002年开始,中国国内用户对轿车的需求激增,用户对汽车的品质要求紧盯国外同级车型,全球信息也日益透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汽车厂商都不敢再贸然引进老款车型来糊弄中国消费者了。
2001年,上海大众推出POLO时首先提出全球同步的概念,全球同步成为了POLO最大的卖点。POLO之所以能卖得那样火,不能不说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广本雅阁在全球同步换型上市前,在广州就有6000人提前等候。上市后为了早一点买到新车,不少消费者甚至愿意加价好几万元提货。此后,蒙迪欧2.5V6旗舰、北京现代索纳塔等全球同步车型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尤其是北京现代索纳塔第一年就取得了5.2万辆的销售业绩,其第二款全球同步畅销车型伊兰特,取得了15万辆的销售业绩。
然而,汽车厂商在推进全球同步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误区”。譬如,有的新车只有全球同步的外形,却没有全球同步的品质。远的不说,就说最近入市的长安铃木雨燕,这款车从宣传开始就一直坚称全球同步上市,然而作为雨燕精髓的1.3升91马力DOHCVVT发动机却没有引进,而是采用国内羚羊使用的1.3升85马力SOHC发动机,在性能上后者比前者显然落后很多。还有的则没有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而盲目引进全球同步车,这样必然会导致车型与市场的脱节。
业内专家认为,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用户需求品位的不断提升和全球信息的日益透明,“全球同步”势必将成为汽车厂商采取的主要竞争手段之一。随着跨国汽车厂商对中国车市的进一步了解,可以预料,2005年开始,汽车厂商全球同步的步伐会跨得更大。
沈新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