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参考消息》上转载一个日本人写了篇让我们读来非常郁闷的文章,文章原题目干脆就叫《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这人还是个国际经济学家,名字叫长谷川庆太郎。不管他的文章出于什么目的,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至少是一个警觉。在习惯于读“世界工厂”这样一些报道的国人来说,是一种“另类”阅读。
在长谷川庆太郎看来,中国经济发展受制于日本,主要因为两点:一是日本企业能向中国提供中国产业不可缺少的高质量的产品;二是日本拥有优秀的技术实力和为确保技术优势而对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他举了些例子:如今在中国空前的建筑热潮中,建筑机械的年均使用时间高达3000小时,只有日本造的机械才能经得起如此消耗。而且,建筑用的H钢,日本对华出口价比日本国内高20%,但中方却不得不买,“因为没有这种钢,中国的建筑公司就无法保障高层建筑骨架的安全”。
他还说到几乎比房地产更热门的汽车:中国生产汽车部件的机床年均工作时间也高达3500小时,只有日本生产的机床能保证连续5年性能不变。“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寸步难行”;同样以钢材为例,日本生产的汽车用钢板质量世界第一,不用这种钢板的汽车就根本没有销路;“没有日本钢铁的支持,中国的汽车厂家就没法生存”。
我无法判断没有连续5年性能不变的汽车生产机床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寸步难行”之间是否真的就是唯一的当然推断,没有日本钢材的中国人是否就不可以造高楼?是否日本人的钢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参考消息》能将这样一个“重大秘密”“抖将出来”,至少是很值得“参考”的。原来,我们只觉得日本人造的汽车不够结实,怎么现在成了不用日本钢板的汽车就根本没有销路?
长谷川庆太郎不无得意地说,据2001年的数据,日本每年的专利出口1.1万亿日元(虽然日元不那么值钱,但是数字还是很大了)。“那些没有这些技术的国家,不购买日本的技术,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他同时还说到,占中国对美国出口80%的商品,都是打入中国的美国企业制造的;只要美国切断中国对美国消费品出口渠道,那么中国就难以维持其经济增长。
所以,他有了这么一个结论,“只要仔细分析中国的实态,我还是认为,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中”。他还预测:“中国对日本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加强而不会越来越削弱”,这就意味着“日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他说的有很多都不是什么“新观点”了,我也不想重新给他的论点和论据之间寻找新的推断途径,寻找新的逻辑,比方重新拿出很多“中国经济越来越有能力摆脱日本的控制”的事实,然后推断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是不会束手待毙”的结论。但是,在过去这么多年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很多机构片面强调“增长”,自然少不了对发达国家的倚赖。如果说这是起步阶段所需要付出的学费,这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所要经历的尴尬,那么现在应该全面推行“自立知识产权”了?引进与创新、发展与稳健的关系应该处于怎么样的关系上才是合理的?“自力更生”真的被忽略了吗?还是已经不合时宜?
好在我们也常听到一点诸如强调自主开发这样一些消息,好在这还不是掌握在这个日本人手中的“重大秘密”,但是我觉得我们应感谢这位日本学者,这些话听来刺耳,但是也再一次提醒中国人,该扎扎实实干点什么了。作者:关万维/文图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