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行业“怠速”领跑2005年中国机械500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09:39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机械工业协会管理协会日前发布的2005年《中国机械500强》研究报告显示,汽车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但被寄予厚望的汽车业的表现也不尽人意。

  领跑依旧 汽车行业稍有“怠速”

  报告表明,汽车行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依旧遥遥领先于其它机械行业,在主要经济指标前20名中占据17个席位。

  就整个机械大行业而言,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所占企业最多,企业一共有173家,而其中汽车行业就有120家,占交通运输行业的69.36%,占500大企业的24%。2004年全国汽车工业共生产汽车507.05万辆,其中轿车231.63万辆,而2004年新上市的汽车绝大部分均由前100大汽车生产企业推出,它们对整个行业的利润贡献率更是达到了48.31%。而对机械500大的贡献率则比整个行业还要高出1.9个百分点。

  在前10大机械企业中,除了排名第六的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属于综合类企业外,其余9家全部是汽车制造;前20名中有17家属于汽车制造行业,占有率为85%;而前50名中有30家是汽车制造企业,占有率为60%。

  中国机械工业协会管理协会认为,这一情况说明汽车工业为整个社会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和拉动了国民经济相关部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巩固了支柱产业地位。

  近年来,国内有实力的汽车制造厂家纷纷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合资、合作,应用其先进技术生产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对路产品,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其次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普通居民有能力买车;再次是国家加大了基础建设的规模和力度以及近几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为重型载重汽车以及摩托车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最后得益于企业的信息化,这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良性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整体而言,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做得比较好,整车生产企业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

  报告同时指出,汽车行业的业绩比上年略有下滑。500大企业中汽车行业数量在减少,比去年的147家减少了27家,占有率比去年的29.4%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这与2004年的中国车市产能过剩、原材料涨价、宏观调控、燃油价飞涨、进口配额放开等因素有关,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车型挤压,价格倾轧,降价、上市、兼并、豪华的展示、铺张的赛事等一系列2004年中国车市之逆反现象。

  调查还发现,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类汽车人才缺口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知识水平不高、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外国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有32%受过高等教育,而我国的这一比例还不到16%。

  中国汽车制造何以摆脱尴尬

  中国机械工业协会管理协会将汽车制造业视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但这个缩影却面临着众多尴尬。

  “中国制造”已经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而领跑中国机械500强的的汽车行业却一直被各种负面舆论所困扰。

  报告并不讳言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危机:中国制造业主要是贴牌(OEM)生产,赚取加工费;技术水平低下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瓶颈,而汽车行业也未能实现根本突破,中国在传统制造工业领域的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有很大差距。

  汽车制造业被列为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经济支柱之一,颇费心思的全国布局体现了中国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的良苦用心。然而,本有望成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新军的汽车制造业的表现也是不尽人意。

  有关资料显示,国际上衡量汽车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一般分为5个层次。第一层是指企业简单地运用电脑;第二层次的企业则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ERP解决方案,需求管理解决方案;第三层次企业中的IT技术运用比较常见,他们一般具有中央设计室,通过加强盯的应用实现数字化开发和制造;而第四层次的企业则在原有基础上,将更多的IT技术拓展到供应协作方面,包括全球设计的协作,这一层级的企业甚至可以采用远程诊断、远程分析技术,可以将IT和产品本身结合更紧的就是在第四层次的OEM身上。“对于第五层级的汽车制造商而言,汽车本身就是IT产品了,不管是发动机控制还是汽车娱乐设备,都是IT设备打造出来的产品。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达到这个层次。”

  报告指出,对于必须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汽车制造业而言,中国相关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严重不足。关于中国汽车业的信息化水平,如果用层次来描述,欧美的水平是四层,那么中国汽车制造业就是二层。

  高额投资、高度自动化的汽车制造业尚且如此,其他行业就可想而知。但中国机械工业协会管理协会依然对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中国制造业的高新技术化水平将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同时通过与国际大公司合作与并购,可以积累许多管理、制造方面的经验,获取一些有益的知识和信息及一定的资本积累。”

  有关专家认为,从美国、日本和欧洲最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企业可以看到,它们为了保证制造工艺的领先优势,势必要保持在技术领域的领先,高新技术在机械工业中得到最完整、最完美体现的同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大环境和趋势下,中国机械工业必须乘高新技术化之势而上,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完全占据主动,这同时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健康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报记者 刘金霞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