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扑朔迷离价格战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09:30  中国经济时报

  刚刚过去的两周时间内,多款车型相继降价,甚至出现两天内有14款车型不同程度的降价,降幅分别从3千到2.7万元不等;然而,与此同时,却也有相当车型价格逆势上扬,国产宝马奥迪A6及奥迪A4的多款车型都不同程度地上涨,有的涨幅高达近3万元。市场本身的调整、扑朔迷离的价格走向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以至以有的专家也开始三缄其口。

   当记者联系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有关人员求证时,车市市场部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他们基本上没有关注这方面的变动,有的也是其网站网上车市在跟踪关注。记者登陆北亚车市网站浏览了一下,上述不同程度的降价情况早就被一连串的降价信息所淹没了。

   车市价格究竟会怎么走?现在似乎成了一道难解的谜题。此间有业内人士分析,下半年价格整体走低的大势下,市场局部价格波动将更趋复杂。

  降价风潮来临?

  根据商务部2004年12月公布的《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报告》,目前全球轿车平均价格水平为单车2.2万美元,美、德、日、韩四国平均水平相当,在2.1万美元左右,而中国为2.53万美元。车价仍有下调空间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两天内有14款车型不同程度的降价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

   有趣的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中村克己在在前不久预测中国市场轿车价格趋势时称,中国的乘用车市场价格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大约20%,其中包括12%的税收。这表明中国车市仍然存在较大的降价空间。虽然去年部分车型降价近15%,但目前中国市场价格还是比较高的。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降价就很困难或者说是毫无意义的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通过降价来取得市场份额是行不通的,”中村克己强调,“我们不会采取这种方法。”

   来自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轿车价格环比下降了0.36%,同比下降了7.93%。一些经销商表示,在厂家下半年冲量的情况下,经销商与厂家都会在降价方面“做文章”,降价幅度将比上半年大。从7月开始,汽车销售迎来传统淡季,经销商往往通过优惠措施来度过“淡夏”。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该人员还向记者表示,以前是有7月淡季一说。但他表示这也是几年前的一个大致说法,现在很少有这说法了。再者,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也是常见的。

  产能过剩压力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专家祝宝良也表示,中国汽车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完全竞争行业的价格水平由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决定,如果供给多了,在需求相对比较平稳这种情况下,价格是要下降的,反过来说价格则会上升。

   事实上,自2004年6月1日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发布以来,跨国汽车公司们借机掀起扩产波澜。高盛分析师马克斯·沃伯顿(Max Warburton)估计未来三年将有超过10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中国新建或扩建车厂,跨国公司们正在进行一场“浩荡的、旅鼠式的跳崖”,甚至能不时能听到跨国公司对中国工厂加班超负荷生产仍然跟不上需求的“抱怨”。几乎每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全球汽车巨头都在争着宣布自己的新投资/扩产计划,这种声音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至今逐渐达到鼎沸。

   有意思的是,就在人们还在讨论中国汽车业没有投资过热的时候,国内轿车投资已形成的生产能力,在未来两三年里将过剩20%到25%,中国汽车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标准普尔认为中国汽车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等风险,外国汽车厂商争相积极进军中国大陆的结果恐将出现汽车产能过剩。而全球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全球汽车业的年度调查报告指出,产能过剩问题是目前全球汽车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汽车业今年产能还需进一步压缩400万辆,才能使产能过剩水平降到20%以下。报告还称,中国的汽车厂商对于市场过分乐观,产能过剩问题尤为严重。

   毕马威在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前景是如此的总结:尽管我们预计销量在未来几年还将持续增长,但产能过剩仍是未来10年的一个问题。即使2007年轿车的预期销量将达310万辆,但这仍将意味着全部产能的利用率不足60%。

   北方新兴长安铃木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孙经理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汽车产量的供需不平衡,价格必然是调节的一个手段,这也正是市场的作用。目前,中国汽车存过剩水平还相对较高,换言之,也就是汽车还存在降价的空间和可能。

  破解之道

  在过去的近一年的时间里,在中国车市上的汽车企业出台了种种应对之策,其中最主要的是控制产量、稳定价格。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发布的统计数据称,今年前4个月,汽车业利润总额缩水160.96亿元,下跌了近六成。同时,汽车零部件行业受整车业影响,利润也出现了10年来首次下降。

   从5月份全国各大汽车市场的反馈看,中高档车市场也是在2004年车市价格战中损失相对较小的车型,目前仍然是市场利润最丰厚的车型,而这一细分市场夺市场份额初期的竞争最为激烈,降价仍然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有70多款新车上市,而去年只有40余款,虽然多数厂家减产,预计总产量还会达到300万辆。按照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2003年轿车销量为201.875万辆,2004年为244.523万辆,年增长率为15.26%。假设今年全行业产销平衡,年增长率则需要达到22.4%。不难推断,今年仍然是供大于求,所以汽车市场整体价格上浮不大可能。相反,价格战将会愈演愈烈。

   同时,由于铁矿石等原材料的涨价也使汽车行业的利润受到很大影响。商务部统计的汽车行业5857家企业中,亏损企业由2003年的872家增加到1020家,上升16.97%,比例占到全行业的17.42%。而这1000多家企业的亏损额为64.72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4。据统计,2003年以来,每年汽车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都超过了10%。

   相类似的曾有过“价格战毁了中国彩电业”、“价格战毁了空调业”的声音,然而价格战照样年年打,也没见这两个产业被毁了。中国汽车业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正是得益于新车型的加速推出和新车价格的不断走低,中国汽车业并不会因为价格战就毁掉,也许只有经过价格战的洗礼,中国汽车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起来。

   目前,中国的汽车工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离成熟市场的平稳时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中国汽车业必然要从上产能、拼价格,转而向重市场、降成本求生存之道。

  见习记者  彭瑞财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要闻看板专题

车事评论专题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