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田汽车为什么特立独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 16:39  新浪汽车

  日前,从日本本田在中国的两大合作伙伴那里分别传出了惊人的消息。东风本田汽车 武汉 有限公司宣布启动扩产计划,将其产能在未来一年内扩大3倍。此次的产能扩大,东风本田将引入包括Civic轿车在内的新车型。另外,广州本田也在加紧扩产中。据了解,广州本田计划在现有工厂以东的广州市增城地区建设第二工厂,新工厂的年生产能力为12万辆,总投资额预计达22亿元人民币。在时下国内车市低迷的情况下,本田及其合作伙伴的行为格外引人注目。

  不结盟,产品至上,只用最优势的可控资源,小投入,滚动发展,追求成功率……这一切是当今世界汽车6 3体系中,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的显著发展特征。

  眼下,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广州本田汽车公司旗下产品仍然是目前国内最成功、最抢手的汽车产品。2004年,本田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市场与未来发展正处于如日中天的时候,本田公司又与中国东风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东风本田汽车公司,这一举动似乎与本田公司一贯的战略理念有些相悖。2004年12月22日,时讯记者就本田公司的中国战略及其相关问题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广报部长长井昌也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访谈。

  并非销量越多利润越大

  时讯记者:业界普遍认为,本田汽车作为全球最成功的汽车企业,长久以来,在业界保持着特立独行的经营战略风格,且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声望,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本田汽车公司的这种战略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长井昌也:您说得对,这些的确是本田汽车的一种显著特征。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汽车业界出现了一股重组联合的势头,像奔驰克莱斯勒的合并,福特兼并沃尔沃马自达雷诺兼并日产等等。

  但是在这种趋势下,本田没有与任何一家结盟。首先,这一趋势的出现都既定了这样一种假设,即大的规模能够产生更好的综合效益,这也是世界汽车发展到今天,同质化趋势日益严重的前提下,人们所产生的一种良好愿望。

  同时,当今汽车新技术的开发也越来越难,比如目前全球的汽车企业都面临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像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的开发已成为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大家都觉得联合起来所遇到的资金与人才压力会大大减少。其实际情况并不像大多数公司所想像的那样,并不是汽车销得越多,它的利润就越好,也不是你有了资金,就一定能开发出新技术。

  本田汽车公司长期以来就一直以技术开发领先而屹立于业界,比如在燃料电池开发上,本田公司开发的燃料电池是全球第一家实现商品化销售的。而世界上,专门从事汽车燃料电池开发的巴拉德公司所开发的汽车燃料电池在性能上并不能超越本田公司的产品。具体讲,在燃料电池的低温启动方面,本田公司的产品是最优的,目前搭载有本田公司燃料电池的汽车已经在世界各地销售,在销售数量上,目前本田燃料电池汽车仅次于丰田公司排在全球第二位。我们与美国的纽约、日本的北海道等气温比较寒冷的一些地方政府均已签订了供货协议。

  在汽车领域之外,本田公司还在人形机器人,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方面都走在了世界最前沿。即便如此,本田公司的利润仍然远远高于销售数量比我们多得多的通用与福特公司。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田感觉不到需要与其他公司结盟。

  把每一款车都做成精品

  时讯记者: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意味着本田公司在中国有了第二战略合作伙伴,这种格局的出现与本田汽车一直以来的特立独行思路相悖,请问您对这一现象如何看待。

  长井昌也:客观上,本田公司在中国最早的也是第一个合作伙伴是中国的东风汽车公司,这可以追溯到10年之前。早在10年前,本田公司就已经与东风汽车公司开始了汽车零部件方面的合作生产。这也是按中国当时的产业政策,外资企业要在中国进行整车生产,必须首先进行零部件的生产。本田与东风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项目的合资合作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众所周知,1997年,由于广州标致项目的危机,当时政府在整车合资项目上的松动,本田公司也被邀请参加项目投标,正是借助于东风本田零部件项目的先导,本田汽车从广州汽车项目上中标胜出,得以提前介入到中国的整车合资项目中,即便是在这第一个整车项目中,仍然有东风汽车公司的合作成分,而与东风的整车合作则是我们最早的既定方针。

  时讯记者:可以说本田汽车进入中国以来,市场推进十分成功,所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是业界抢手的精品,但自2004年以来,随着宝马、戴 克、福特、日产等国际汽车巨头悉数聚齐中国,它们在产品系列、品牌推广、网络布局上以及零部件体系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强大的气魄与声势。相比较而言,本田公司在以上诸多方面让中国消费者看不到强势,这是否是实力的反映,特别是在产品系列上是不是本田的软肋?今后一个时期,本田公司在中国产品链跟进方面是一个什么规划?比如燃料电池汽车会在何时,选择哪家合资公司来投放?

  长井昌也: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本田汽车公司产品的销售总量要较通用、福特、丰田等公司低,但每一款具体的车型,本田的销量是名列前茅的。销量的增长不外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扩大产品系列来扩大销量,另一种是增大每一款产品的销量来实现。本田公司选择的是第二种方式,虽然,本田公司产品序列不如其他一些大公司广,但我们每一款车都销售很好。这种策略一方面可以精简产品研发成本,但同时要求本田公司把每一款车都做成精品,不允许失败。

  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本田公司似乎已经把所有畅销的车型都拿到中国来了,没有什么后续产品了,其实不然。只要大家到本田公司的网站上看一看就会发现,我们的后续产品还很多,随着市场的扩大,我们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适时来投放一些车型。就本田的混合动力汽车而言,由于它更加满足中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眼下虽然还没有确定什么时候由哪家合资公司来投放,但投放中国市场是肯定的。

  把顾客的满意度放在首位

  时讯记者:根据本田公司在销售渠道方面的一贯做法,所有的本田销售网都可以销售HONDA品牌全部产品。很显然,目前国内明显存在着广州本田销售网和东风本田销售网,且两套网络还不能销售国内生产的所有HONDA品牌产品,这是否违背本田的网络布局思想?中国国内的这两套网络是要长期分离还是会逐步整合到一起?

  长井昌也:是的,本田在全球的所有网络都可以销售HONDA品牌的全系列产品。在美国,虽然有两套网络,但它是分别销售HONDA和ACURA(阿库拉)两大系列产品。在中国目前两套网络的存在是与中国政府对合资汽车品牌的专营销售管理办法相符合的,我们的品牌管理必须符合中国的产业政策。如果中国政府某一天取消了这种限制,我们到时候会与我们的合作伙伴来探讨如何整合的细节问题,分与合都只有到时候根据沟通的结果来确定。

  时讯记者:近期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本田汽车销售不错,也就是说不愁销,所以大部分中国的本田4S店在服务上下的功夫不大,感觉本田汽车服务质量与水平不高。请您对照本田汽车的全球服务理念对此作一个评价。

  长井昌也:很久之前,在日本本土由于本田产品的质量比较过关,也流行过这样的言论,其实在本田汽车公司的服务理念上完全不是这样,我们一直把顾客的最终满意度放在首位。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在日本本土已完全消除了这种印象。最近,在日本所做的汽车品牌的顾客满意度调查中,本田汽车的顾客满意度通常都排在第一或第二的位置上。在中国大陆这种现象的出现,少数也有可能是由于销售增长过快,造成一个时段内顾客量太多而服务跟不上。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正在将过去日本本土成功的经验拿过来,包括强化技术培训,开展服务技术比武等,相信短时间内会有重大改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时讯记者:想问长井昌也先生一个具体问题,2004年度,广州本田公司的销售库存有没有,具体数量如何?

  长井昌也: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由于我们不直接参与广州本田的销售管理,所以很具体的数据最好是问一下广州本田公司比较好。由于2004年中国汽车销售整体比预期下滑了很多,虽然本田汽车表现仍旧不错,但像早些时候顾客购车需要排队等候的情况显然没有了。

  时讯记者:还有一个更具体的问题,目前广州本田公司两款主要车型的国产化率如何,就目前的国产化率计算其综合成本,如果与北美市场比较,广州本田的两大主要产品是否还具有一个较大的降价空间?

  长井昌也:广州本田公司今天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其中雅阁已经超过70%%,飞度则接近了90%%。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国家的税率都不一样,飞度这一款产品如果排除税收(国内税费)方面的影响,几乎已经与国际价格并轨。每一个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国产化率,另一个是产量扩大,有时即便实现了国产化,但由于批量上不去,也会造成国产化的零部件反而比进口件价格高,因此产品成本的下降是一个综合工程,我们会整体来衡量调整。

  时讯记者:人所共知,2003年随着本田雅阁的换型,对产品价格进行了一次大幅调整,但这一让人拍手称快的行为已经过去近两年了,人们最初的惊喜已渐行渐远,想问一下长井先生,类似的给中国消费者的惊喜行动还会不会再现,即大幅降价还会不会再发生?

  长井昌也:产品的降价也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降低销售价格,另一种是提高产品配置而维持产品价格不变,总之,最后的结果是促使其产品的性价比更高。

  2005年01月06日 11:28:18

  本报记者 田毅/文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