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区域合作才是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惟一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 08:21  中国汽车报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发展史,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汽车市场封锁只有一个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区域合作才是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惟一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经发生了三轮激烈的地区经济冲突,目前的汽车市场是第三轮地区冲突的一个典型。1996年~1998年,上海曾经出台并执行过类似于吉林省最近制定的《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政策,但随即于1999年遭到湖北省的报复,这种相互制约的结果使得两地均遭到重大损失。20世纪90年代的汽车市场大战,不仅导致了各地的汽车市场萎缩,而且导致了“兄弟阋于墙”而不能“外御其侮”的结果。目前,中国汽车工业所面对的外来竞争压力空前巨大。然而,一些汽车产地政府似乎还没有吸取这种教训。

  过去的汽车市场封锁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首先,在市场封锁情况下,各地区的汽车企业难以开拓国内市场,也难以真正把握汽车市场需求;其次,大量不合理的补助使得汽车企业缺乏创新的积极性,只注重低水平产品盲目竞争;第三,大量小规模汽车企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优势,极易被国外竞争者分化瓦解。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出现一个可以在世界汽车市场上令竞争者肃然起敬的民族品牌,各地区在市场上明争暗斗是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国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已经基本结束,汽车工业所面临的外来竞争压力正在加大,如果地方政府还是一味奉行保护本地汽车市场的政策,一个个散兵游勇式的民族汽车企业在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注定会成为他人刀俎下的鱼肉,遑论打造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了。

  应当承认,地方政府干预本地汽车工业发展,其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只考虑如何保护本地市场,是缺乏远见的不明智之举。地方市场保护与浩浩荡荡的开放趋势是格格不入的。只有加强大范围区域合作,中国汽车工业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汽车工业才能真正成为汽车产地的支柱产业。

  发展成功的地方,无一不是善于利用外部机遇的高手,而要充分抓住外部机遇,开放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中国汽车工业弱小的症结在于:创新能力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遍,市场封锁严重。解决这些症结问题,需要区域合作,即各地方采取区域的方法而不是一味保护的方法发展本地经济,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提供发展机会。只能如此,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才有可能振兴。(张可云)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