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6日电 据北京市交管局消息,北京市交管局有关负责人就北京非现场执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下文为北京交管部门就非现场执法答记者问实录:
问题一:北京交管部门为什么要实行非现场执法?
实行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是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机动车闯红灯自拍仪(交通违章监测仪的前身)开始应用于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北京市自2000年开始全面推行非现场执法手段。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道路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0-15%,到2005年5月已达到241.1万辆,驾驶员总数也已达到373万人;道路建设日新月异,郊区公路超过14600公里,城市道路达到了4100余公里。面对管理对象、管理范围的日益扩大,只有不到6000人的交通管理警力明显不足,形势发展要求必须向科技要警力、要管理。依靠科技手段的非现场执法,不仅有效弥补了警力不足,提高了管控效率,扩大了管控范围,而且大大减少了路面现场纠违对正常交通的影响,保障了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问题二:非现场执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所谓非现场执法,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的一种执法手段。《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可以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能够确定驾驶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这里的"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主要是指各种交通监控摄像装置及安装在运营车辆上的行驶记录仪器所记录的音像材料。因此,非现场执法方式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一种交通管理执法方式。
问题三、非现场执法的目的是什么?
非现场执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查处和震慑交通违法行为,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据统计,85%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交通行为人的违法行为造成的。交通违法不仅引发交通事故,而且还扰乱交通秩序,加剧交通拥堵。因此,我局依法利用包括电子监控设备、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在内的各种执法手段,目的是逐步形成严密的管控网络,严格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问题四、非现场执法在管理中有何优势和作用?
非现场执法的优势和作用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一是弥补了交通管理空当,有力地促进了严格执法。实行非现场执法,利用电视监控、违法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道路交通的全天候监控,解决了民警不在现场等执法难题,扩大、延伸了交通管理时间和空间,极大增强了发现、查处交通违法的能力,确保了交通安全法律的严格执行。
二是非现场执法重事实、重证据,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进一步促进了公正执法。非现场执法针对的是各种交通违法行为,不会因违法对象的身份不同而区别对待,不会出现民警现场执法时违法人讨价还价、阻挠、抗拒等干扰因素;采集的违法数据真实确凿,录入计算机系统后,严格设定管理权限,不能随意更改删除违法数据,有效避免了铲单子、走后门等不正之风,最大限度保证了公正执法。
三是对潜在的违法行为人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对自觉约束交通行为,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非现场执法大量使用电子设备,使想违法的驾驶员都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其在看不到警察的时候也能对自已的驾驶行为进行约束。特别是当前一些驾驶人的守法自觉性还不高,"遵警不遵法"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广泛应用非现场执法手段,有利于消除一些驾驶人的侥幸心理,提高守法自觉性,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从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是非现场执法能直接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肇事逃逸案件、刑事治安案件侦破提供有力证据。实践中,通过非现场执法记录资料,已成功破获一大批各类案件,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受害人权益,打击违法犯罪做出了重要贡献。
问题五:非现场执法是否为国际通用,国外情况如何?
非现场执法是国际上通用的交通管理手段,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都在普遍采用这种现代交通执法方式。
比如:新加坡很少发生交通堵塞,主要得益于遍布大街小巷、十字路口和主要公路干线的24小时值勤的"电子警察"。正是它们的"火眼金睛",使狮城的交通井然有序。在新加坡,只要电子眼记录下了违章车辆和司机,执法起来可谓六亲不认,罚你没商量。
问题六:北京的非现场执法技术处于什么水平?今后的发展方向?
北京的非现场执法技术虽起步较国外晚,但是在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没有差距。技术应用上,国外采用较多的是照相技术,其成本较高,国内更多的是采用视频技术,成本低而且实现的功能较多,除了能记录交通违法行为外,还有其他诸如牌照识别、录像等特殊功能。
目前,北京已安装投入使用的固定式交通违法监测器有近700套,到今年底将发展到近千套。
非现场执法成为交通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这是大势所趋。本着稳步发展、不断创新的原则,我们将进一步扩展非现场执法规模,改进和加强非现场执法工作,增强执法设备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同时,适当加大对远郊城镇和国市道、高速公路的投入力度,健全非现场执法管控网络,有效预防、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促进城乡道路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
问题七:非现场执法设备有哪些?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非现场执法设备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固定监测设备,俗称电子警察;二是移动监测设备,有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
固定式自动监测设备的作用是对警力相对薄弱或失管失控的路口、路段及交通事故黑点、交通秩序乱点进行监控,它延展了交通管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路面管控能力。移动监测设备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固定式自动监测设备的不足,灵活机动地对那些不宜当场纠正,易造成交通拥堵、引发交通事故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监测和记录。
固定监测设备的设置原则是:以确保交通秩序有序、安全、畅通为前提,符合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需求。设置地点主要集中在事故多发、违法行为突出、道路状况不良以及警力控制相对薄弱甚至失控的路口或路段。
问题八:非现场执法设备能记录哪些违法行为?相应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主要是以下八类:
1、违反交通信号灯指示的,处200元罚款记3分;
2、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下的,处200元罚款记3分;
3、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处1000元罚款记6分,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4、违反规定停放车辆的,处200元罚款记0分;
5、未按照指示标志、标线指示行驶的,处100元罚款记0分;
6、未按照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示行驶的,处100元罚款记2分;
7、违反规定在专用车道内行驶的,处200元罚款记0分;
8、其他当场不易纠正或纠正易造成拥堵的机动车违法行为等。
问题九:一般情况下,交通违法被拍到之后多长时间公布在网上?
一般要20天左右。这是因为,目前大部分非现场执法设备尚不能做到数据自动传输,需人工定期提取、录入。对采集到的违法数据,本着对管理相对人负责的态度,每张图片都须经各交通支队甄别确认有效后方可录入传输到我局执法信息库,作为执法证据使用,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关专题:一司机同一地点105次违章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