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因汽车而失眠:家住路边的杂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 08:19  深圳特区报

  家临马路,因此听惯了各种喧嚣。

  比方,可能有人叫卖葱花饼,也可能有人搭台演节目,请来演出公司那些不怕冷的小靓妹,在大冷天整整齐齐穿着露脐装不太整齐地唱着正在流行的歌曲,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噗咚噗咚地跳着,劣质的扬声器绝非偶尔的“叽——”的一声长啸,响彻云霄。当然,听的最多的肯定是汽车声音。

  从前,调皮的学生可以根据脚步声判断出哪个是历史老师,哪个是地理老师,哪个是数学老师,然后决定在教室门板上沿放黑板擦、粉笔盒还是小水桶。在马路边居住久了,渐渐可以分辨出各种车的声音。对于失眠者而言,大卡车在半夜突然加大油门行走是星月之下最缺德的事情之一,而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最愚蠢的事情还是那些改装过的所谓“跑车”。我看这种车的车里车外,除了排气管大,响声大,什么都小。起步就开始杀驴般的哼哼,时速5公里时就咆哮如雷,时速10公里时简直就不是在开车而是在发射火箭。大动静小效果,这是效益社会里最不可思议的一种病态,而且这种病态还以时尚的名义存在着和满大街叫嚣着。

  本来,叫卖葱花饼也应该可以成为一件略有诗意的事情,因为这毕竟是所有机械的模式化的响声中零星点缀着的为数不多的一种可以表现出一点心性、个性和肉感的声响。但是事实上,这些小贩子做得并不漂亮,首先,嗓子毫无磁性可言;其次,所采用的方言过于偏僻,晦涩难解,不甚优雅;其三,叫卖者底气不足,无精打采,传递出来的是一种无奈和困倦,毫无创意可言,更谈不上心性飞扬了。这样的“个性”、“肉感”不要还好,相比之下,那些枯燥乏味的机械声至少是朴素的、低调的和没有个性的。由此可见,平庸的个性比没有个性比没有个性还烦人。可是这些可恶的声音已经捆绑派送成为生活尤其是夜色的一部分。

  因此,看起来家住马路边和家住河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关于河边有很多美好描述在上头。比方“两岸的景色郁郁葱葱,两岸的土地肥沃宽广”,“听惯梢公的号子,看惯船上的白帆”;两个文化人小住秦淮河,便不约而同都用了那四个字,“桨声灯影”,可见河都与诗情画意有关,而马路却不一样了。马达声取代桨声,明码标价的流莺取代商船船头站着的一晃而过的神秘女子,悬浮粒子取代哗哗流水。

  当代失眠者和古代失眠者相比,难再有“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样的雅致感触。当代人可以使用汽车、拖拉机这样的工具,显然是很幸福的,但是当代失眠者却要因此更痛苦一点。在马路边上的失眠,只有零星的飞鸟战战兢兢的一声鸣叫,可以唤起关于自然和人性的想象,再由这种想象产生一份睡意。

  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奥尔森说,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蕴藏着一种原始的气质,涌动着对荒野的一种激情。艺术的含义与界限是不断地被拓展着的,这种“原始气质”是否也可以改变其内容呢?曾多次想在马路的嘈杂中解读出一种田园牧歌至少是安闲自得来,但是屡遭失败。油水不相融看来是无法改变变的事实,汽车永远不会成为人心中的荒野。

  作者:关万维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