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年初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明显升温,其中尤以微车市场为甚,各大主机厂纷纷加大产量,屡创新高,几近火爆。汽车在经过多年的持续增长,特别是2003年高达70%的急增后,2004年进入了调整期,但是2005年一开始微车却又出现了“井喷式”的爆发现象。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微车市场怎么了? 微车作为我国的“国情车”,多年以来一直颇具争议,那么,微车市场究竟还会“火”多久呢?
微车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首先,从宏观面的基本情况来看。汽车工业在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往往会是一个支柱产业,其自身的发展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超过电子、电信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依据国内外各大专业权威研究机构专家的分析预测,中国正在进入一轮较长的经济增长期,趋势不可逆转。这就为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如果较为乐观地估计,在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我国的汽车工业将会有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期,作为“国情车”的微车自然也会“利益均沾”。
从市场结构及需求面分析,微车以其低价位和低消耗的“双低”特点,进入我国市场以来,因其切合我国国情,很快就有了一个较快的发展。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后,也有人对其后续的能力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市场拥有量已经较大,每年的微车产量都增幅不小,市场需求会不会很快饱和?然而,经过客观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担心在相当时期内还不会成为现实。
农村和城镇需求支撑微车发展
目前,微车消费群主要为城市工商业者及部分单位用车,目前这类消费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而且,消费观念已经开始转变,我国汽车发展初期消费者往往将汽车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求大求全。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由此更加务实、理性,这就促进了微车的消费群体的扩大。
近几年来,随着职工及居民收入的提高,以车代步为目的的私家用车市场急速增长(特别是微轿,如奥拓、吉利、奇瑞等),大中城市的规模“膨胀”,房价持续高涨,居住逐步城市“郊区化”的趋势也刺激了这一需求。
农村市场的巨大潜能正在不断地释放。对这个大市场或者说潜在的大市场应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以9亿农村人口计算,若每千人拥有一辆车,需求量就是90万辆,以每100人拥有一辆车计则是900万辆,再若以每50人甚或每30人一辆车计就应该是:1800万辆和3000万辆。看看现在发达或发展中一些国家的情况,我们不会意识不到这个巨大的市场究竟蕴含着怎样的能量了。
国家“三农”等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将逐步到位,农村经济将会发展越来越快,农村的基础设施道路条件势必越来越好,这也将促进微车的需求。再一点,受此影响原有的农用车消费群也开始慢慢转向购买微车,这在山东、河北等北方市场特别明显。
因此,从市场需求结构的发展情况看,微车市场短期内不会出现所谓的“饱和”。
微车已经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车型
从世界汽车市场布局和走向分析。微车作为一个基本车型在中国已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微车产量已迈上百万辆大关,规模较大;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价格优势明显;再一点,经过这么多年的引进消化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设计能力。一句话,技术也具备了相当的基础。
如以微车起家的长安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迅速挤入我国汽车行业的前三甲就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另外,目前在国外,大公司往往不屑于微车的生产,小公司又竞争不过中国。因此,实际上对我国微车生产企业来说,国外潜在的市场也相当大。这从我国近几年来逐步拉升的微车出口量就可说明。
微车发展的利好因素或者说条件也越来越多。近期来看,主要有政策利好。一方面,国家新的汽车产业政策鼓励微车的发展,并要求各地方政府取消限制微车消费的政策;再一方面,已经准备多年的燃油税政策出台的呼声很高,时机也越来越成熟。燃油税实施后必将刺激汽车消费特别是微车消费。
另外,国家仍十分重视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由此必将继续出台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如去年出台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制》。就是在微车已经发展很成熟的日本也出台了《轻四轮车法》,为低排量的汽车消费大开绿灯。毋庸置疑我国也势必会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还有能源问题,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增加,能源短缺问题将愈发严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石油消费及进口大国。能源供需矛盾,间接地为微车类低油耗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从长安奥拓2004年在车价整体下滑的情况下逆势而上,在北京等地还加价销售,其势头可见一斑。
环保制约也是促进微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付出了相当代价的,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政府已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今年人大会上尹家绪等人大代表,更是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到了有关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并强烈呼吁国家继续重点扶持小排汽车的发展。所以,低能耗、低排放的微车发展又有了一个历史的机遇。
当微车拥有量增加到一定基数后,比如2000万辆,那么每年更新汽车按5%~10%计算也是100~200万辆的概念,应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作为配件生产商来说,市场就更加可观了。
综上所述,现在我们似乎是可以回答篇首所提出的问题了。概而言之,微车(包括整个汽车市场)不但近期内不会出现“生产过剩”,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汽车工业在我国会是一个“朝阳工业”已成不争事实,“国情车”——微车持续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
杨伦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