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份,在南京菲亚特一个大4S店里,听南京菲亚特销售公司总经理孙勇说他的降价蓝图。“他是降价狂人。”身旁的一位记者介绍,并把其手机号码透露给我。
当一个邻家小伙子模样的用户从他手中接过北京地区的第20000辆菲亚特轿车钥匙的时候。
转眼进入5月,时局急转直下。急于没料的汽车记者们开始发现,写稿子开始变得简单———厂家一个连着一个地上演降价的功夫,眼球都来不及观看,脑子更来不及思考。新闻里充斥着“跳水”“蹦极”等等这样的字眼,很怪自己的语言贫乏。
7月份,开始看经销商们痛苦地过活,有人卖店,有人转行,有人跳槽。而厂家们依然在粉饰太平,在一些老总的言谈当中,外界还可以频频听到产销增长可观的言语。
也许不烧到自己眉毛的时候是不用着急的。
一次媒体自驾游活动,动辄百万,一次车展和新车上市,厂家一掷就是数千万,如有记者怀疑仅凭销售能否赚回这些利润的时候,有些公司的人脸色会很不好看。
宏观调控之下,厂家们的“收敛”是悄无声息的,谁都不原意把流泪的另外半边脸儿展现给市场看,那样做太没骨气了。
于是,大家都在紧缩成本、压低供应商、调整物流,甚至听到一外方人员大谈如何将板材变薄,顿时引起与会记者一片嘘声,但是谁也没有调低市场的预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位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说,“厂家的老总们只是在追求任期内的业绩,追求给国家的GDP添砖加瓦,业绩拿什么来体现?销售数字!”
在国有企业占绝对数量的中国汽车业,这也许是车市一派歌舞升平的根本动力。
可是上市公司的报表透明出了许多问题。利润的下滑甚至是负增长都充分暴露出了厂家的日子也不是很快乐。
在商言商,市场回暖很大程度上是厂商鼓励市场的说辞,提车难的问题想必有多种原因吧?
销售数字重要么?重要。但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成长要看内功。不能赢利的话,谈什么都白搭。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