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企造车”热潮渐冷 “淘金者”要学会放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14:47  中国经营报

  作者:孙健

  在前一阵许多民营企业一拥而上投资汽车行业时,笔者曾经发表过一些个人见解,认为其中有许多的投资决策上的误区。如今时过境迁,随着前一阶段中国汽车市场步入一个相对低迷的发展阶段,又有不少民营企业纷纷从汽车行业撤资。由此可以判断正是当初的投资决策匆忙和草率,才导致了今天的信心不足。

  虽然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不能迅速形成规模的汽车制造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

  许多投资者虽然知道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的整合不可避免,但仍心存侥幸,他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就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目前的分散状态是和长期行业保护导致利润偏高,竞争不充分的现状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开放,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不断趋薄的行业利润将会不断推高盈亏平衡点,汽车行业固有的规模经济性会导致大规模的行业整合。

  试看美国以每年超过1500万辆新车销售的市场规模,除了三大家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外,只有不足十家欧日系的生产厂和商用车公司在汽车制造业竞争。对于日本拥有消化600万辆能力的国内市场而言,目前真正有竞争能力的仅仅是领先的三家企业,丰田、日产和本田。难道中国会成为世界汽车业的特例吗?因此那种指望维持目前靠生产几百辆(对商用车而言)到几万辆车(对轿车而言)便能盈利并长期持续发展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中国汽车制造业目前的高盈利性是暂时的,长远来看必将回归到全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整体盈利性普遍高于其他制造行业,然而我们要注意,这里面既包含有高关税和高保护的原因,也有目前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影响,说到底是一种没有任何坚实基础的人为高利润。随着市场开发程度的加快,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向供过于求方向的改变正如我们在今年上半年经历的,特别是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融入世界大市场,这种状况不会维持很长时间。

  根据科尔尼公司2004年对全球103家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调查,200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投资资本现金回报率是9.4%,汽车经销商行业是9.3%,零配件零售商行业是13.7%,而汽车制造行业仅仅是5.4%。这一系列数据揭示了两个问题;一、整体而言,汽车制造业是一个高投入和相对低回报的行业,如果期望通过在汽车制造业投资赚钱,那么投资者可能应当去投机买汽车股票而不是进入制造业;二、如果投资者期望在与汽车相关的实业上投资,那么不妨多看看汽车制造业的上下游业务,例如零部件制造,汽车经销,零配件销售等业务,成熟市场的经验证明这些业务的整体盈利性要远好于汽车制造业本身。

  汽车制造业的成功需要持续不断地投资,对这个资本密集性产业的资金需求估计不足将导致失败。

  我们看到有些投资者通常会因为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一家现有的汽车制造企业而信心十足,殊不知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制造设备的投资只是一个相对固定的一次性支出,比起企业今后要在产品研发,品牌建立维护,和营销方面的长期而持续的巨额投资来说,这仅仅是冰山的一角而已。

  以产品开发为例,根据科尔尼公司的统计,国际大汽车公司目前重新开发一个轿车产品平台的平均投入是10亿美元,仅这一项便可能超出了许多民营企业目前投入到汽车行业的所有投资。而按现在国际上成熟市场的经验,要维持有效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主流产品平均每4~5年要开发一个新平台,并且每年要有年度改款车型入市。这里还没有包括日常对产品品牌的营销投入(据科尔尼调查,美国各大汽车企业平均投放一个新产品品牌的营销投入是1.6亿美金,维护一个品牌的年度营销支出是7500万美元)。虽然我们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实际投入尚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但随着市场竞争节奏的加快和产品水平的提高,这样巨量的投入需求的出现可能只是早晚的事。届时投资者将面临两难的抉择,不继续投资则无法维持企业和产品的持续竞争力;而继续投资则需要巨大的资金实力,在汽车行业中那些因为无法继续投入以致最终导致产品退出市场或企业破产倒闭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要作为新进入者在这个业已全球化的成熟产业中成功,必须在业务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尽管进入汽车行业的壁垒如此高, 笔者还是认为个别的新进入者未来成功的机会将会超过目前现有的一些汽车制造企业,理由是目前的大多数本土汽车制造企业由于体制限制和历史包袱过重,缺乏持续的竞争能力,而新进入者将会在竞争中引入新的竞争机制,从而推动行业的发展。这种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以下5个关键点,在降低资金投入的前提下,提升汽车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通过出售汽车的使用权,而并非汽车本身,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获取更多的服务性收入(金融、保险、保养、维修等);削减传统意义的分销结构和过程,克服客户关系维护方面的成本无效率性和障碍性问题通过更为简化的产品和装配生产线,减少传统汽车生产方式中的复杂性虚拟的产品研发机构——利用供应商和外部设计商的技术每两年更新一次模型;新的产品设计和生产方式使得产品更加有效率,有突破性,即使在比传统模式更低的产量水平上,降低了对产量波动的敏感程度。

  可以看出,这项全新的研究和其所倡导的业务模式正是希望突破汽车行业普遍存在的投资高,要求的经济规模大和利润低等的问题,所以更应当引起那些真正想在汽车行业闯出一条新路同时又基础较薄弱的投资者重视。至于那些从投资的初期就对汽车行业的困难程度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进入后自觉能力不足的投资者,那么今天的尽早全身而退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毕竟损失相对小一些。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