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族》2004年第9期:上海F1大奖赛攻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 14:00  汽车族

  “旷工也要去看!”杜先生兴奋的对记者说。杜先生是一家事业单位的员工,对F1痴迷的他早已经买好了去F1的门票,F1现在在中国的温度可以说是热的发烫,像杜先生这样的宁丢工作也要去现场的狂热车迷虽然不能代表大部分人,但是北京想要去现场的车迷还是有很多的。

  号称世界三大运动盛会之一的F1大奖赛(其他两个是奥运会和世界杯)中国站一天天临近,可能很多中国的车迷还没有如此的近距离审视过F1的比赛,没到过上海的车迷们除了兴奋可能还有一丝的慌乱,毕竟像F1这样的大型赛事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现场观看。作为一本专业的汽车杂志我们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带给您全方位的上海攻略,如果您只是一位准备在家看电视的准车迷,我想我们虽然不能说这篇文章能改变您的决定,但至少能让您领略到与F1零距离的少许感受。

  现场赛车震憾十足

  现场观战的好处就是让你觉得自己已经融入F1比赛中,引擎接近2万转儿的咆哮听上去非常强劲,我敢肯定你从来没听过如此骇人听闻的音响。此外,只有置身于赛道旁你才能领教F1赛车究竟有多快,那种转瞬即逝的速度感在电视上是绝对体会不到的。F1正赛开始之前你还能看到很多场垫场赛,象什么F3方程式、保时捷跑车、V8超级房车和雷诺方程式等。总的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富有热情的F1车迷,而且手头宽裕,那么建议你到现场感受F1比赛。

  “攻陷”上海的两套战术

  给那些计划到现场看F1的车迷推荐两套方案,笔者戏称为“游击队”和“正规军”。“游击队”的战术就是兵贵神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省开支,你可以在周六晚上搭乘去上海的硬座列车,然后倒头便睡,如果嫌列车噪音大,可以用赛车耳塞把耳朵堵上。周日早晨到达上海火车站后,有大奖赛期间特设的大巴直通上海国际赛车场,车场设有无座位看台区,票价只有300多元。记住,F1比赛刚结束你要火速离开赛车场并赶回市区火车站,稍微晚一点儿肯定遭遇堵车。上了火车你可以再次蒙头大睡,周一早晨出了火车站直奔公司上班,这套方案花费很低,大约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

  凡是加入“正规军”的F1车迷肯定要多制定些预算。建议你周五早晨乘飞机去上海,一来节省时间,二来还能赶得上当日的自由练习,傍晚时分你可以逛逛繁华的南京路或外滩,不过酒店一定要提前预定好,比赛期间房间肯定紧张,此外要注意早点就寝。第二天早晨建议你5:30从酒店出发,出来晚了肯定堵车,F1的各项活动从早7:00就开始。活动间隙你可以四处选购F1纪念品,许多人认为在赛场购买纪念品有可能价格很高,其实未必,根据中国的市场特点,旺季销售反而有些促销优惠活动。周日上午有其他赛车做垫场赛,你可以趁机了解F1以外的汽车赛事。正赛开始之前,所有F1车手会乘车绕场一周,正赛结束之后,如果你的看台距领奖台较近,你可以和其他车迷穿过赛道走到领奖台下并近距离目睹F1前三名车手的风采。既然你加入的是“正规部队”,这套方案的预算肯定不低,大致在8000元人民币左右。

  性价比最高的看台

  性价比最高的看台是D1-D3看台和C1-C4看台,车迷能清楚看到V形弯、假弯和长弯等5个弯,F1走线飘忽,车速富于变化,节奏感令人赏心悦目,这两个看台的票价是:周五-160元,周六-440元,周日-960元,三日通票1060元。性价比略低的看台是E1-E11看台,在这里可以看到螺旋连续弯,车速快慢鲜明,这几座看台的票价与上述看台一样,但位置略差。B4-B8看台既可看到螺旋连续弯,又可隐约看到V形弯、假弯和长弯,但价格略高,周五-170元,周六-580元,周日-1400元,三日通票1600元。

  标准装备

  现场看F1可算得上一项“系统工程”,以下物件是车迷必备的,包括官方出版的赛事指南、网上下载的观赛资讯、上海市郊地图、赛车耳塞、防晒霜、遮阳伞或雨伞、墨镜、饮料、密封快餐、望远镜、照相机或摄像机、大号水笔、签名簿、旅游鞋、换洗衣物、简单的药品、预定的赛车场门票、预定的往返车票或机票、预定的酒店或旅馆、身份证以及足够的现金。俗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只有赛前准备充分,比赛才能看得精彩。

  如果您看完了这篇文章,还是决定在家看电视转播,那么我们也有一些建议给您,那就是称现在门票还没有卖光,快点去定一张,要不然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赛事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