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石油紧缺油价上涨 为何不用酒精燃料“解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1日 08:51  解放日报

  日前,国际原油大幅涨价,国内汽柴油价格也开始上涨,能源危机隐现,一向“喝”汽油的汽车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在辽宁、黑龙江、安徽等8省开始“酒精燃料”试点,在汽车上推广使用“酒精燃料”。“酒精”在今后能否代替汽油,能否成为汽车新的动力能源,现在还未可知,但“酒精燃料”作为一种能源危机下的“石油替代物”,从战略的高度,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酒精燃料能比汽油便宜吗?

  价格一直是“酒精燃料”能否代替汽油的关键因素,“酒精燃料”在制作成本、销售价格上能否做到比汽油便宜,直接决定了“酒精燃料”能否长久被推广的主要因素。

  有关专家算了一笔账:生产1吨燃料酒精需要3.1吨玉米,每吨玉米的价格是860元,那么,算上其他成本,每吨燃料酒精的价格成本费就至少3000元。在去年汽油涨价之前,燃料酒精的这个价格没有丝毫竞争力。现在汽油价格上涨,而国内的粮食价格又有所下跌,玉米加工的“酒精燃料”每吨价格在3300元左右,而汽油每吨价格是3700元左右,利润空间开始出现。今后,一旦“酒精燃料”规模化生产,使用成本无疑可以再次降低,“酒精燃料”也将越来越便宜。

  不仅如此,我国1999年全国汽油消费量约5000万吨,以加入15%的酒精计算,需750万吨,可消化粮食2250万吨。而且,酒精的加入量可大可小,有很大的调节空间,如推广使用“酒精燃料”,等于使政府“拥有一个巨大的粮食转化机器”,丰年多转化,歉年少转化。这样做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容易地把国家粮食储备保持在想保持的任何水平上,极大地减轻因粮食过剩而造成的数百亿元财政负担,彻底解决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和储备上的一系列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现石油危机的今天,不能不从战略高度考虑能源短缺的问题。这样看来,使用“酒精燃料”既划算也大有必要。

  酒精燃料能取代汽油吗?

  那么,“酒精燃料”能否有朝一日取代汽油,成为汽车的主要动力能源呢?

  “酒精汽车”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上世纪70年代发生世界石油危机,油价上涨,巴西政府凭借产糖大国的优势,大力推行“全国酒精计划”,利用甘蔗和木薯渣等制作酒精。在汽车中掺入20%酒精,可节约10%的汽油。这样,不仅降低了石油消耗,还减少了污染。从2002年开始,巴西加大了酒精技术的开发力度,使酒精车的销售情况呈上升趋势,2003年1至5月,共售出酒精汽车18514辆,占总销售量的3.8%。其中,巴西大众汽车公司开发出可单独使用汽油或酒精、也可两种燃料混用的GolTo鄄

  talFlex多功能引擎汽车。这样就给消费者多一种选择余地,即在一种燃料短缺或价格不能接受的时候,可以选择另外一种燃料。

  面对全世界范围的能源短缺前景,许多国家都在未雨绸缪。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瑞士、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等都在试行各种新能源开发替代工作。日前,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表示,目前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对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这次我国制定燃料乙醇发展的产业政策,在8省推广“酒精燃料”,势必将缓解能源短缺、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有朝一日,酒精代替汽油也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酒精燃料能比汽油好吗?

  日前举行的全国“三农”研讨会上,有关部门宣布了我国河南、黑龙江、吉林、安徽等8个省开始使用燃料酒精“汽油醇”。使用酒精燃料,能比汽油好吗?有关专家说,相对汽油来说,“酒精燃料”还存在着动力性不足、添加燃料不方便等弊端,但使用“酒精燃料”也有着汽油不能比拟的优势。

  缓解石油紧缺矛盾。我国在1993年后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受资源的影响,原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这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压力。《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开发燃料酒精等石油替代品,采取措施节约石油资源。燃料乙醇属可再生资源,用它取代部分汽油,意义重大。

  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接近5亿吨,粮食深加工转化问题未能得以很好解决。发展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解决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转化,形成一个长期、稳定、可控的粮食消费市场,使国家拥有一个可靠的粮食调控手段,有助于增加和稳定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为农业的产业化探索一条新途径。

  有利于环境的改善。用乙醇替代等量汽油,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清洁汽车引擎,减少机油替换,降低汽车尾气有害物质的排放。专家研究表明,酒精的作用是使氧气与燃料混合,促使它燃烧得更充分。掺入10%的乙醇,就可以给汽油增加3.5%以上的氧气。用在老式汽车上,这种混合燃料可以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大约34%。燃烧纯酒精将会产生更可喜的效果:它几乎可以消灭一氧化碳,并可以减少40%或更多的臭氧形成。(本报记者朱君巍)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