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底开始,不少业内媒体就断言2004年是“福特年”。的确,连续而来的福特数十亿的巨额投资、产能20万辆的南京工厂落定及马自达入股长安福特等,动作不可谓不大,新闻不可谓不多,但人们期待中的马自达3、福特Focus等新车却迟迟不见露面。国内从去年热炒的关于福特-马自达未来新车型、新策略、新合作结构及投资入股的各种传言和悬念,大多数都没有水落石出。因此,几天前长安福特高层访问日本马自达公司的消息一传出,业界又立刻沸腾起来,福特-马自达在中国的最终布局如何?福特与马自达国产新车型何时尘埃落定?人们都在期待答案。
福特:排多久的兵?布多大的阵?
悬念:福特即将国产的Focus是哪一个版本?福特旗下什么品牌将有望引入国内?
去年福特与长安汽车集团共同增资10亿美元投资的消息一出便石破惊天,人们对福特倾注了最高的热望。大众早若干年前便在中国站稳了江山,丰田巧妙周旋于一汽、广汽之间,势头一天天高昂。三大车商中,只有福特给中国留下的是太多的未知数。
福特2003年的市场动作并不大力。第一款挂着Ford的国产汽车仅是一款出人意料的经济型小车,一些业内人士至今也不大明白——以福特的实力,为什么拿这样一款小车来“试水”,尽管嘉年华的表现可圈可点。到了2004年,人们眼巴巴地等着听福特那十多亿美金砸出点声响,然而直到现在,传言了整整一年的Focus还没算清楚“预产期”。是福特不够重视中国市场吗?非也。如果说大众在中国是底气十足,丰田则是咄咄逼人,而福特的表现其实是异常的谨慎。一方面,福特去年在海外的市场状况并不走运,不仅多年世界第二的交椅让丰田硬夺了去,盈利状况也仅仅是扭亏为盈;2004年能否有新的突破甚至夺回亚军宝座,最大的潜在增长点就在中国。另一方面,福特毕竟是中国市场的后来者,不说别人,就相比在美国本土的老对手通用,也已失去了市场和合资的先机。在这种情形之下,福特的小心翼翼和如履薄冰是可以理解的。
仔细盘点2004年的国内车市,福特的表现却有了180度的转变。不说南京工厂的最后签约,仅2.0L和2.5L两款2004版蒙迪欧便在市场上掀起了一个高潮。据说,在新蒙迪欧公布价格的现场,经销商和媒体的掌声足足响了四分多钟,而北京一家3S店当天就订出了500多台。蒙迪欧的热销,让谨慎的长安福特终于尝到了甜头,也从根本上消除了福特汽车对于中国车市的最后顾虑。
北京车展,成为了福特结束埋头遣兵布阵开始大展身手的爆发标志,携其旗下三大品牌14款新车,创下展位面积之最。更引人注目的是,福特在北京车展带来了唯一一款全球首次发布的概念车:Focus三厢四门概念车。福特亚太及非洲地区执行副总裁舒明凯也语出惊人,称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Foucs轿车,并针对中国顾客的消费需求而设计的,难道这便是Focus将引入中国生产的版本?
而在不久前,长安福特南京第二工厂的签字仪式上,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吉姆.帕蒂拉更透露,原定于今年规模达到15万辆的长安福特重庆工厂,目标将调高到20万辆;而新建立的南京工厂目标也是20万辆。这意味着,长安福特的最终产能将达40万辆。经过了一年多试探和悄然布局的福特已经胸有成竹起来。剩下的只是人们的猜测和估计:以福特40万辆的计划产量而言,现有的嘉年华和蒙迪欧是肯定不够的,长安福特至少还要拿出5款以上的新车才能满足激增的生产量。除了Focus和可能引进南京或者重庆生产的马自达轿车外,还有什么秘密武器呢?有一个可能性,便是在业内传闻很久的VolvoS40,理由是Volvo进口车在国内的热销和口碑能让这一品牌的经营事半功倍。而另一个业内的猜测则是,福特为了构成其从经济车型到豪华轿车的完整产品链,可能将效仿通用引入豪华轿车,福特旗下与凯迪拉克旗鼓相当的品牌当然是林肯,国人对其并不陌生,福特将林肯新款Navigator带到了北京车展似乎颇有些意味。
对记者关于福特未来国内新车型的猜想,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邹文超曾回答,“福特旗下有8个品牌,这些品牌都有可能拿到中国生产。目前,福特在中国的产品规划都已经做出来了,包括MPV、SUV等多功能车及柴油车都可能是我们选择生产的车型。”
马自达:寻找天平的平衡点?
悬念:马自达3花落谁家?马自达如何落地中国?马自达如何应对协调一汽、海马以及新入股的长安福特?
作为福特旗下的控股公司,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光芒甚至盖过了福特本身,马自达在中国推出的三款车型都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在日本排名仅第五的马自达曾一度低迷到几乎被人忘记,而在中国的成功,不但拯救了品牌本身,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福特2004年前随时显现的利润危机。
马自达与中国及一汽集团结缘其实已有20年。1980年代中期,当时菲律宾独裁政府垮台,在清理遗留的前政府资产时,马自达在菲的一家工厂被一汽看中,一汽买下了其中几台大型设备,于1998年设立了一汽海南汽车厂,生产323车型,马自达由此顺水推舟地进入了中国市场。
但这种特殊的结合方式也决定了马自达与其它海外品牌立足中国方式的截然不同,后者是合资合股,而马自达除了规模不大的海南马自达厂外,同一汽完全是技术合作,连国人所熟悉的一汽马自达6,也只是技术转让,马自达公司不占有任何股份。跨过了发展最快的2003年,在中国销售8万辆、增长350%,让马自达毫不犹豫地将宝押在了中国市场,马自达今年公布了一个十分宏伟的远景目标,即到2010年,在中国生产8款车型,销量达到30万辆。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在中国真正落地,建立完整的生产销售体系。即设法整合目前已有的海马和一汽马自达两条马自达销售网络,建立统一的马自达销售公司,显然,这第一步便难度不小,阻碍不仅来自于两家早在各大城市布得密密麻麻的经销点,还在于几个厂家之间的复杂关系:海马是几家合资,一汽轿车是一汽自有独资,一汽轿车销售网络不仅要卖马6,还有一汽自主品牌的红旗,等等。
而更让马自达犯难的还是与一汽的关系上,马自达当然希望与一汽不仅仅停留于技术合作的层面上,然而已经“娶进了”大众和丰田的一汽集团还剩下多少热情和实力再去拥抱马自达呢?福特与重庆长安合作的渐入佳境让马自达终于摩拳擦掌起来。之前一个明显的信号便是马自达3轿车项目,直到今年上半年之前,人们都以为马3将会由海马或者一汽轿车生产,记者一位在一汽轿车的朋友甚至私下同记者聊起如何由海南和长春两家共同打造马3的可能,但很快马3的消息忽然少了起来,再过了一段时间,行业内开始有马3将在长安福特生产的说法传出,无论是否可信,至少表明了人们的猜测:马自达是否会入股长安福特?
随着长安福特南京工厂的签订,这个猜测最终被证实,福特公司将手拥有的50%长安福特股份,转让20%给马自达。马自达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井卷久一在出席南京工厂的仪式时明确表示:“长安福特购买土地,是马自达在中国扩大市场影响的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一步。”而本月20日,长安福特高层访日的主要目的据说正是最终选定首先引入生产哪一款马自达车型。
此外,对于经营蒸蒸日上的海马以及一汽方面,马自达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毕竟对于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首的一汽,只要有更多合作的可能,任何一家了解中国市场的品牌都不会轻易放弃。马自达今后在中国的策略将更可能谋求一种平衡和协调,以产品为例,马自达目前新车主要是马自达2和马自达3,不少媒体推测,马自达如果将其一款引入到长安福特,很可能就会将另一款交到一汽手中。此外,据称一汽青岛颐中的新车型也将与马自达有很大的关联。而马自达即将在海外推出的马自达5是否也会同步面对中国,目前尚不见谜底。
福特-马自达:福特的中国模式?
悬念:马自达与福特在中国是否最终将走到一起?福特如何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福特、马自达、一汽、长安、海马未来将上演怎样的分分合合?
“我们各自投资、各自做计划、与各自的伙伴合作。”马自达的新任老板刘易斯.布斯曾在福特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向媒体表示。即使在当时,人们对于这句话也持怀疑的态度,福特持有马自达33.3%的股份,并通过整合重组使其成为福特在全球的一支生力军,连布斯本人以前也是福特亚太地区和非洲地区的负责人。而在中国市场,脚步尚未站稳的福特如何舍得放开这枚棋子呢?
从产品线上,目前马自达的主流车型马6、马3、马2,分别与福特品牌的蒙迪欧、Focus和嘉年华共用平台,如果将其在中国进行生产整合,不仅能在硬件投资、零件采购上节省成本,还能通过具体型款的协调避免同门间的竞争内耗和市场重叠。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福特的中国合作方——重庆长安:在同福特合作前,重庆长安虽主要以微车为主,却是除三大集团外年产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厂之一。据说当年一汽曾有收购长安的意图,而长安的负责人却明确表态,长安自己有一天也将是年产量过百万辆的一流大厂。福特选择倔强的重庆长安做为合作方,显然是打好了绕开中国造车企业传统三强的计划。作为中国市场的后进者,既要应对大众、丰田、通用等多年的老对手,还要与国内的三大集团相抗衡,放掉马自达去独立应战似乎并非明智之举。事实上,在南京工厂的福特-马自达整合模式很可能就是福特在中国未来策略的基本“母本”。
当然,福特-马自达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首先必须面对两点:其一,按新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一家外国公司不能在国内建立两家以上生产相同型号产品的合资企业”,如果将马自达作为福特的子公司看,在福特、马自达、重庆长安、一汽轿车乃至一汽海马这几家间,最终只能出现两个合资公司,如何解决?其二,一汽已与马自达合资成立了销售公司,将来长安福特的马自达车型是与这销售网络相整合,还是分庭抗争呢?这将牵涉到几家的利益。
至于最后,布好棋局、大举发力的福特集团最终能在中国挖走多大的一块市场份额,挂着Ford或者Mazda标的轿车最后在中国街头能占有几成?这显然是最大的一个悬念。 (深圳特区报记者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