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油价蹿升和能源短缺的节点上,中国政府寻求替代能源和倡导节能汽车的热情不断高涨。为应对汽油需求急增,中国已拟定目标,要求自用车的平均耗油量在2010年以前减少15%。另外,除提供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车的研发补助外,中国也计划推动可超级节省汽油的微型车研发,邀请汽车制造商集思广益。经历了漫长的蛰伏期,通用、丰田等跨国巨鳄们再次嗅到了来
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躁动商机。
中国盛宴
一位美国通用官员透露,美国通用公司和上海通用近期正研究在中国推出混合动力车的市场可行性,如果计划真的开始实行,这款混合动力车将会是一款小型的SUV。
不过,与竞争对手丰田相比,通用还是棋差一着。后者一年前已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手开展了关于混合动力车的研究活动,并向该中心提供有关美国、日本和欧洲混合动力车审批程序的信息。不仅如此,该公司新款混合动力轿车Prius已经停在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口。
“政府正在研究和商讨针对所有环保汽车的行业政策,预计具体规定和标准将陆续出台,但目前尚未有时间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黄永和表示。此前已经制定并实施的一些具体计划,显示出政府对于环保汽车研发的路径依然摇摆不定。在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这三条道路齐头并进的情况下,高达10亿元的研发投入仍然是杯水车薪。
由于电动汽车投入大,任何一个企业单独承担都有困难,像通用公司一年50亿到60亿美元的利润,已经投入数10亿美元研制电动汽车,尚感到力不从心,还需政府投入数亿美元支持,并与丰田汽车、BP石油公司等合作开发电动汽车。
即使中国政府在环保汽车项目中前期研发中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地方和企业也还需要增加配套资金规模在20亿元以上。同时,在产品设计方案阶段、可靠性耐久性阶段和产品工程阶段,所需的投资量更是呈指数形式增长。
对于目前中国汽车厂商来说,这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难怪一些企业会萌生退意。虽然从1997开始,比亚迪就开始研究环保电动汽车,并耗巨资在上海建立了汽车研发中心,但其“在3~5年内实现电动车产业化,年产量达到5万辆”的计划还是勉为其难。当然,比亚迪并不是中国环保汽车计划的委托研发机构。国家清洁汽车行动协调小组办公室的一位官员透露,今年年中确定的项目委托方如一汽、东风、上汽和天津汽车等,如今并没有大的调整。他同时告诉记者,比亚迪已经否认了其在环保电动汽车投资运营上曾有过停顿。
困惑似乎一直在中国汽车厂商中蔓延,而这正是跨国巨头们所乐见的。
大鳄抢滩
“在环保汽车研发上,政府可能会考虑面向国内外厂商实施计划招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冯屹说。而在这一领域,国际上的佼佼者当属丰田公司和通用公司。
2003年上半年,欧盟与日本政府达成一项协议,在汽车制造领域内展开全方位的合作。而本次合作的重点是长期致力于开发燃料电池,发展燃料电池车以及混合动力车等节能环保汽车。
丰田公司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始于一年多以前,当时后者派出一个代表团到日本丰田城参观Prius的生产厂和一个开发更先进的混合车和燃料电池车的技术中心,此后双方就开始探讨将混合动力车引进中国的问题。不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人士透露,对丰田和其他汽车厂商的前提要求是在中国生产混合型及其他环保型汽车,而不是依赖于进口。“中国的产业政策当然要立足国内,对此我们已向丰田明确表态。”他说。
今年6月匆匆注资21亿元在上海建立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通用,表示要立足于中国新一代轿车的设计开发,与上海通用的合作将成为其在中国市场发力的助推器。然而众所周知通用的擅长并不在混合动力车。
通用的主攻方向是氢燃料电池车的研发。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由美国政府推动的“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PNGV”由“混合动力车”的研发转为“燃料电池车”后,通用就放弃了曾与福特公司比肩的混合动力车研发。虽然它在氢燃料电池车上注入的10亿美元巨资,换来的不过是一份概念车的果实。目标直指第一家销售1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汽车公司,通用将计划在2010年以后生产出大众能承受得起的燃料电池车,包括轿车、MPV、SUV等车型。
在北京,通用竭力向中国观众诠释“氢经济”时代的未来图景。2003年11月,通用汽车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高新科技巡展“2003能源动力高新科技全球巡展”,首次全面展现了其在新能源新动力利用方面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研发成果、目标及战略。
国内多数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摆脱国际巨鳄技术控制权的成败,政府在制定行业政策上会考虑时机,会比较谨慎。虽然并不确定中国政府将在何时确立新能源汽车的审批程序,但巨头们一直在蛰伏。
这是一场时间的战役。(作者 胡家源 王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