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 08:29  深圳特区报

  日本:1955年加入大力发展国民车

  日本确立了发展“国民车”的战略,1956年产量突破10万台;1963年产量突破100万台;1966年产量又突破200万台。日本政府对发展汽车工业采取了扶植和保护的双重政策,一方面控制外国车进入日本,一方面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的保护政策有:保护性关税(1968年前,汽车的进口关税率为30%),实行对国产车有利的物品税制:通过外汇配额手段限制进口;外汇限制等。属于副执行政策有:由政府金额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提供补贴;特别折旧;免除所需设备的进口税;允许引进所需技术等。1965年,日本汽车总产量为180万辆,其中轿车达70万辆,但关税仍维持在30%的水平。

  韩国:1967年加入禁止进口日本车

  1967年韩国整车产品的自制率为21%;1971年上升到50%;1980年,小排量轿车的自制率达到93.5%,中档轿车的自制率为69.4%,一般客车为90.4%,高速客车为67.7%,货车为79.5%。1986年,“起亚”、“现代”汽车制造企业的自制能力分别为67.7%和67.4%。

  80年代以前,由于国内购买力不足,韩国对进口采取不积极的态度。在政策上的反映为:1962年,禁止整车进口,制定汽车工业扶植法;1972年公布“汽车工业合理化措施”,将汽车工业置于国家的严格控制之下,几经合并后发展“现代”、“大宇”、“起亚”三家。1973年,该国工商部提出,开发国内市场没有的车型。韩国后来虽然允许进口汽车,但采取了高关税政策,同时还征收很多其他名目繁多的税种,如特别消费税、特别间接税等,并在国内制造“用国产车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以抵制进口,刺激国产车的消费。

  1975年以后,韩国汽车工业开始高速发展,1980年全国汽车产量超过10万辆,1985年接近40万辆,产品已经出口到包括北美和西欧在内的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世界汽车工业强国的压力,韩国不得不开放本国市场,但采取分阶段进口自由化的政策。但至今仍然禁止进口日本车。

  美国:1947年加入先松后紧的进口政策

  当时美国汽车产量为500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80%。美国的汽车进出口制度相当宽松,不仅不排斥进口,而且进口关税很低。1950年进口2万辆,出口25万辆;1960年情况发生变化,进口50万辆,出口32万辆;1970年更变为进口250万辆,出口80万辆,进出口比例为2.5:1;到了80年代以后,进出口比例竟变为4.5:1。

  由于受到外国产品竞争,美国政府处于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开始对进口车进行严格的限制,特别是对日本车加以限制。此外,还实行了严格的进口认证制度,凡不符合美国排放法规要求的产品,一律不准进入美国市场。韩国现代公司的EXCEL,就是由于不符合美国排放法规,因而推迟了进入美国市场。

  巴西:1948年加入国产化率必须达到85%

  1907年,用许可证的办法制造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产品;1919年、1924年,“福特”、“通用”分别在巴西建厂生产汽车。60年代中期以前,每年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到1988年,巴西已经跻身于世界汽车前十强中的第八位。

  在外贸制度上,巴西实行了严格的“进口数量管制”,如“进口配额制度”、“优先商品进口单和禁止商品进口单”、“进口许可证制度”。1985年以前,轿车的进口关税为200%,从拉美国家进口为100%;1990年以后降为40-85%;1991年降为20%。从1948年加入GATT到1990年6月一直禁止整车进口。自1990年7月1日起,虽然可以持进口许可证进口,但仍然执行高关税制度。对于国产率问题,巴西政府有严格的要求,凡在巴西生产的汽车必须有85%的零部件自制率。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要闻看板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