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信·新浪--汽车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 18:38  新浪汽车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持续3年增幅保持50%以上的中国汽车市场,今年5月份销量比上月骤降20%以上,库存积压占到总产量的10%以上,不少汽车业内人士将其称作中国汽车市场的“黑色五月”。虽然汽车厂商们纷纷降低车价,试图刺激消费,但市场反应依然平淡。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压力?潜在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又是怎样的?2004年7月12日开始,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与新浪网联合进行了一项《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调查》。截止7月15日,已有近4000名网友参加了该项调查,其中6个月内计划购车的消费者有1283位,成为我们这次调查的重要目标。

  一、持币待购的心理

  1.主要原因(附表1)

  据最新统计,我国居民储蓄余额接近11万亿元,面对降价,太多的迟疑、疑惑乃至心理的不平衡,让消费者更加趋向一种等待的心态,持币待购已成为车市最大的困局。根据新华信调查结果显示,导致消费者出现持币待购观望的心理原因主要集中在2点:

  1)降价幅度小,所计划购买的汽车还没有降到希望的价位。这种观望心理是影响大多数消费者推迟购车的最直接原因,占调查人数的50.9%。厂商的价格大战进一步坚定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他们期待汽车更大幅度降价的愿望显现得更加强烈。

  2)厂家频繁降价,消费者担心购买后又降价。今年厂家的频繁大幅度降价,使消费者受到刺激,面对车市更加无所适从。这是影响18-25岁年龄段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又一重要原因,占调查人数的30.1%;而在41-45岁、26-30岁两个年龄段的消费者中,调查比例也分别达到29%、22.4%。在车价浮动频繁的时期,谁也不敢给汽车保值,也不愿意为一辆随时有可能降价的汽车花上一笔“冤枉钱”,此时的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忠诚度无疑平添了几分狡黠的色彩。

  附表1:


  2.其他原因(附表2)

  1)汽车品牌和经销商数量的增多也增加了百姓购买和选择的余地,在计划购买轿车时,消费者往往“货比三家”,在车的质量、价位、售后服务方面反复比较,然后做出决定。因此,购买汽车后,油耗/维修/保养/零配件售后服务/费用等因素的存在,是影响消费者持观望心理的又一原因。在18-30岁年龄层的消费群中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毕竟,一笔不菲的保养费用成为消费者一道敏感的神经。

  2)各种新车型层出不穷,消费者还想再等等。今年新车型推出速度的加快使部分准购车族产生了等待观望心理。这样的心理以26-30岁年龄段的消费者(25.8%)居多,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消费对象,他们更愿意用多一点的时间来换回理性的需求。

  3)随着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启动,信贷政策的加强、保险政策的变化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银行收缩车款,购车资金紧张成为18-25岁年龄段的消费者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4)正如2000年等待中国入世降低关税的心理一样,随着WTO条款中取消进口配额和降低关税大限的临近,消费者越发抱定了等待的心理,以求在同档次的进口轿车中选择自己最合适的车型。

  附表2:


  3.地区差异(附表3)

  尽管持币待购现象是目前国内车市的普遍热点,但通过调查结果,在整合了消费者的普遍心理后,我们也从中发现了各城市的地区差异。

  Ø北京:调查结果表明,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对违规违章行为处罚力度的加大,成为北京网友购车时考虑的两大因素,选择比例分别占据调查人数的53.3%和36.4%。

  Ø上海:保险政策的变化以及一些其他相关汽车政策的出台,让热情的消费者“望车兴叹”,调查结果显示,40%的消费者在购车时都会考虑到这一点因素。

  Ø广州:虽然没有上海消费者对保险政策那么敏感,但也有20%的消费者因为车险费率的提高而推迟了购车计划。

  Ø成都:消费者更关心保养、售后服务等附加费用、车贷政策改变等问题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Ø沈阳:消费者普遍抱有“买涨不买落”的心态,对于价格不断下跌的汽车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而观望中的消费者也陷在频繁降价对汽车是否能保值的担忧中。

  附表3:


  二、潜在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1.车型选择

  1)购车首选(附表4)

  新华信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型、紧凑型和小型3类轿车上,消费者对其的选择比例分别为36%、21.1%和24.9%。同时根据数字显示,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家庭收入决定着不同的消费需求:

  Ø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4个城市,中型轿车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成都有35.7%的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紧凑型轿车。

  Ø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和2000-5000元的消费群中,依然倾向选择中型、小型和紧凑型轿车。(附表5)

  附表4:


  2)其他车型

  尽管中型、紧凑型和小型轿车被普遍的大众消费群体所看中,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对中大型、SUV和MPV这3类车型的选择,也趋向于年龄成熟、高收入(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群。

  Ø虽然选择中大型轿车、SUV和MPV的网友仅占调查总人数的6.6%、3.9%和3.1%,但在26-35岁这一汽车主要消费群中占据很大的比例。中大型轿车以36%的比例成为31-35年龄段消费者的首选;SUV、MPV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6-30岁的年龄段,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8.3%、38.1%。(附表5)

  ØSUV在各城市中的选择比例不算太高,广州相对高于其他城市(8.5%);MPV在成都、沈阳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

  Ø家庭月收入在5000-8000元的消费群中,选择中大型轿车、SUV、MPV的比例都有了均衡的增长,分别占调查人数的17.1%、17.8%和19.0%;而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中,选择中大型车型的比例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尤以家庭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消费者为最,占调查人数的31.6%。(附表6)

  附表5:


  附表6:


  2.购车预算

  总体而言,参与调查的网友的购车预算集中在5-15万元。若以年龄和家庭月收入作为衡量标准来细分:16-29万元的车型是36-40岁、41-45岁年龄层的选择对象,调查比例分别为25.9%、14.7%;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家庭中,选择21-40万元各个车型的比例都有所上升。

  三、理性的回归

  从新华信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汽车消费者的“持币待购”有着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车型都陷入了被“等待”的无所适从之中。

  “持币待购”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家庭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消费者中,他们是目前经济车型(微型轿车、紧凑型轿车和小型轿车)消费的主力,对汽车的性价比有比较高的要求。各种与“买车、用车”相关的费用支出都会影响他们是否做出买车的决定。因此对于价格的波动往往也比较敏感。但作为汽车市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微妙的心理状况往往会给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对而言,中高档车型的消费者往往是单位用车或者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具有相当实力的消费者,他们买车时更多考虑的是品牌、车型、性能等非价格因素,因此“持币待购”现象在这类消费者中所占比例不算太高。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日趋成熟、日趋理性,买车不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更多地是为了工作的便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国家其他相关政策的推广和实施,政府机构将会加快创造良好的汽车使用环境,培育健康的汽车消费市场。

  声明:

  1.引用以上数据之前请务必与新华信联系以便获得数据信息的来源背景,保证引用数据的有效性和专业性。联系电话:010-64606868-市场部,E-mail:marketing1@sinotrust.com.cn

  2.所有引用数据必须注明源自“新华信-新浪联合调查”字样

  3.由于未遵守以上两条声明而引起的后果新浪、新华信会依照法律程序追究其责任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