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全国汽车销售数据出来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作为汽车市场增长主力的轿车市场,库存量明显在增大,仅6月份市场新增库存轿车4.83万辆。如果以平均价格15万元来计算,6月份仅轿车库存就积压了72亿多元。但业内人士透露的情况比这还要糟,因为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销售数字是生产企业卖给经销商的数量,而不是实际销售给用户的数字,实际上在经销商处还积压了大量的库存。对有关数字进行匡算,今年全年的库存应该高达数百亿元之多。
情况已经很清楚了,今年上半年的形势不太好,而且这种情况可能在下半年延续。但消极抱怨没有用,市场也从不相信眼泪。摆在众多汽车业者面前的问题是:该如何度过今年这个“小年”?其实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答案只有一个字——熬!
首先必须明确两点大环境。一是今年市场竞争还会加剧。随着2006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保护期的结束,中国汽车市场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将更高。这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厂商只剩下一年多时间,就要与国外汽车“一碗水端平”地进行竞争。一旦国外同类汽车企业跨过25%的关税门槛进入中国市场,这种竞争意味着什么?相信业者都十分清楚。
二是国内汽车市场今后将成为一个“常态”市场。所谓“常态”市场是相对于前两年“井喷”的非常态而言。在常态市场中,意味着造了车就不愁卖不掉、大家都赚钱的好日子将一去不返。汽车价格将趋向合理的水平,汽车制造商的平均利润率也会随之降低,国内汽车市场的规模将呈现有限但持续的方式增长。
在上述背景下,对汽车厂家的“内功”是一大考验。但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来熬?
从整个汽车业来说,熬意味着今年可能会出现行业洗牌的现象,一些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的厂家,可能会逐渐退出市场。在宏观调控和新汽车产业政策的背景之下,政策不再会鼓励没有实力的投资者继续向汽车业进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市场的洗牌。一些地方性品牌会得到地方政府的继续支持,但地方政府现在也要考虑支持的成本问题。
越是市场低迷,对汽车厂家的“内功”越是个考验。过去在市场膨胀时,大家都有钱赚,都要积极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对企业的效率、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可以放松。市场不好时,就会暴露出企业之间管理和效率的不同。因此,清理“内务”、增强“内功”,对淡市中的企业来说十分必要。
与市场洗牌相关,淘汰一些体弱者,对另一些幸存者就意味着机会。随着市场的整合,汽车业内的收购与兼并将会增多。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轮洗牌不太会出现汽车业外资本大量涌入的现象,而是具有一定实力的厂家去合并“同类项”,吃掉弱者。此外,汽车业外资本涌入的情况会大量减少。
抓住细分市场将变得更加重要。虽然今年车市增势放缓,但增长却仍在继续。有实力的厂商会推出尽量全的产品线,没有实力的厂商,只能是牢牢抓住适合自己的市场。
6月份,上汽集团超过一汽集团,成为销量最大的国内汽车集团;而一直位居前三的东风汽车,则跌到了第5位,排在了长安集团、北汽控股之后。从单一的汽车生产厂来看,原来一直占据前两位的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在6月份被上海通用和广州本田超过,暂居第3和第4位。强者有强者的竞争,弱者也有弱者的竞争,关键是能否抓住自己的那块市场。
向汽车服务业的延伸能力会变得重要。在汽车消费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与汽车相关的服务业将会迅速发展。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汽车服务业的空间比汽车制造本身更大。未来能在汽车服务业(尤其汽车金融服务)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汽车业者,将会站得更稳,发展得更强。
作者: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