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放日报:服务 我们还缺了点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1日 09:57  解放日报

  一些厂商一头雾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抓“服务”,为何消费者还是不满意?

  让我们以旁观者的眼光,试着为汽车厂商解开这一疑团———

  “价格”与“服务”,可谓厂商打开市场之门的两把钥匙。近年来车市一边在打价格战,一边也将服务战打得热火朝天。

  围绕“服务”,汽车厂商都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厂家为更好地实现售后服务,把零配件供应、汽车维修保养、信息反馈统统“搬”进了销售专卖店,在全国范围“织”起一张张4S销售服务的网;经销商除了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一条龙服务”,还争先恐后地为客户代办保险、验车、代补(交)养路费、旧车过户审本、快补行驶证、驾驶证疑难验车等一项项增值服务,可谓费尽心机。

  然而事与愿违,厂商的努力似乎并没得到相应回报。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2003年度消费者投诉举报的10大热点显示:汽车依然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这不禁使一些厂商一头雾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抓“服务”,为何消费者还是不满意?

  有这样一句俗话:“旁观者清”。我们不妨以旁观者的眼光,试着为汽车厂商解开这一疑团———

  信息不对称引起客诉纠纷增多

  一次,陈先生私家车上的座椅扶手坏了,由于特约维修站没有配件,只能去厂家定购。可是一个多月过去,厂家至今都没有回复。陈先生说:“维修站的服务态度很好,可这件事却让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只是在敷衍我?”

  其实,问题的症结是,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上的“脱节”,即信息不对称,这也是目前汽车消费市场投诉的热点问题。

  信息的不对称,除了信息反馈的不及时,还有对信息内容理解的不对称。随着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不断成熟,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但由于目前厂商与消费者在信息上的不对称,使消费者虽然有维权的意识,但对维权的具体内容并不能全部掌握,即对自己应该享有的权益标准不清楚。这就导致了客户的服务需求,与厂商能提供的服务标准错位。

  在厂家提供的维修保养项目中,有些是免费的,有些不能免费;有些可以索赔,有些不可以索赔。但由于消费者大多是“门外汉”,对具体免费项目不很清楚,导致了消费者对厂商的一些误解。

  另外,由于厂商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使一些厂家在服务的宣传上言过其实,夸大了服务,忽视了销售商的可行性,使厂家宣传的一些服务内容,经销商无力做到。这也难免会让带着心理期望前来的消费者感到失望,继而产生不满。

  反面“个案”使消费者以偏概全

  不可否认,大多数厂商为顾客服务是充满诚意的。但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厂商自己的队伍里难免不会冒出个别“异己份子”,会做出一些不上桌面的事来。

  譬如,有部分经销商在代客户、特别是按揭购车的客户办理保险手续时,向消费者收取超过保单金额的费用,并擅自把保单直接交到银行,为的是不让消费者发现其中的“奥妙”;有些保险代理机构甚至收了钱不买保单,等客户出了事故再补保单。郑先生就遇到过这样的事,他说:“我的车被撞了,打电话到保险公司居然说我没买保险,其实我的保费早就付了。”消费者亲身经历或耳闻这些事例后,不免会蒙上心理阴影。

  不要认为这仅是个别现象,无伤大雅。正如俗话所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往往就是这些“个别现象”,会使消费者滋生不满情绪,继而又会把不满情绪向周围其他人宣泄,闹得满城风雨。据一项统计披露,客户产生不满会将他们的不满告诉周围10至20个人,相比之下,满意的(或问题得到解决的)客户则只告诉另外2至5个人。也就是说,消费者认为,做得好是理所当然的,而只要10%做得不好,其他90%的功劳就被抵销了。一旦导致客户产生不满意的情绪,企业将会变得很被动。

  消费者的期望值不断提高

  对于企业来说,衡量服务的唯一标准是客户满意度,不少企业都为达到100%的客户满意度而在不懈努力。然而达到这一步显然很难,因为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产品质量的投诉,只是客户最初级的投诉。目前,许多客户对服务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汽车产品本身的质量、汽车配件的价格、维修点的多少等一些硬件指标上。他们关心较多的往往是:人家的刹车片可以用4万公里,为什么我的只用2万公里就要换了?为什么花冠的汽油滤清器价格要205元,而凯越的只要56元?或者还关注这家4S店工作人员的态度好,那家的态度不好。

  然而人的心理需求是会不断膨胀的,实现了一个目标,必定会激发起对下一个目标的追逐。客户的心理需求,也总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即便企业为客户提供了再多的服务,但消费者对服务的期望也在不断增长。当所有的企业都能达到这种服务标准时,那么消费者也就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厂商的服务不能走在消费者对服务期望值的前面,消费者的不满情绪还会继续产生。

  服务的改进需要双方的努力

  服务的目的是保证企业长期有序的经营,为企业的发展做好市场储备。但客户期望值是不断提高的,所以服务也是没有止境的,我们的服务只有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向个性化发展,永远走在客户心理预期的前面,才能获得消费者普遍的认同。消费者需要怎么样的服务?上海华星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海涛先生说:我们不能盲目追求服务,也不需要人云亦云,夸大服务,我们应该切切实实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被动”为“主动”,为消费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服务的改进也是双方面的。对于厂商来说,要力尽所能去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不能满足的,也要充分做好消费者的思想工作,平息他们的不满情绪。数据显示:如果消费者的问题得到“解决”,54%到70%的消费者还会留下;如果消费者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则95%的消费者还会留下。对消费者来说,也要摈弃旧观念,避免受个别案例影响而以偏概全,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厂商的服务。 (俞凌琳)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