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汽集团风雨兼程:圆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1日 09:05  解放日报

  拼争了两年,渴盼了两年。2004年7月12日,车轮上的上汽集团携手铁流前的上海宝钢,终于一起跨入世界500强巅峰队列,成为了世界级企业超级俱乐部的一员。

  如刻骨铭心一般,上汽人都会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终于使他们圆了一个梦。同样,一个多年跑汽车新闻、与上汽人曾经有过很长一段休戚与共经历的记者———我,与上汽人一样深深地记住了这一天。

  作为汽车记者,我一直是上汽进入500强的关注者和鼓吹者。回忆起来,潮起潮落也已有7个年头。这还是上世纪的1997年3月,汽车工业那时被市委、市政府列为上海第一支柱产业,作为工业记者,我的报道触角毫不迟疑重点指向了汽车业。一次,去武康路上的上汽集团总公司采访,意外地捕捉到一个消息,上汽集团决意到20世纪末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润100亿元,力争跻身世界500强。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新闻线索,顿时就成为我此时激沸难止的兴奋点。尽管,当时低调的上汽领导不愿过多谈论这件事,但通过“迂回战术”和化零为整的办法,我还是搜集到足够的新闻素材,抢在同行前头赶写出一篇前瞻式评述性报道:《世界级城市呼唤世界级企业———上汽集团力争首家进入世界五百强》。1997年3月29日,《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这篇报道。正与自己预期的一样,一篇“千字文”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如今,人们都知道,上汽集团是在2002年提出“争取2007年进入世界500强”这一目标的。这既是事实,却又是并不完全准确的事实,因为有许多人不知道有过这段历史。介入这段历史的我,事后一直在关注着上汽集团走向世界500强的进程。然而到上汽的目标期末———2000年,却并未传出上汽进入500强的喜讯,而且,从此也就渐渐地没有了声息。直到2002年下半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新上海的早晨》一书,要我采写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的访谈录,当时倾听胡总的一番介绍,才知道了其中的种种缘由。在这篇以《与世界对话》为题的访谈录中,我专门写下一段文字,试图揭开上汽2000年为什么没有进入世界500强之谜,以填补一段“历史的空白”。

  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留下一点历史的记忆,我翻开早已发黄的贴报本和那本28万字的书,重新捡起这两段记载公之于众。重温旧事,是否还能给人一点“知新”的效应呢?我想,但愿会的。

  附录一:

  世界级城市呼唤世界级企业

  ———上汽集团力争首家进入世界500强

  本世纪末,上海将构建“金字塔”的工业体系,在塔尖上形成2至3个特大型企业集团,争取跻身世界500强。那么,谁有可能首先入围?据调查,舆论普遍对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寄予厚望。上汽集团年前也宣布,2000年将成为上汽跻身世界500强的“目标时间”。

  上汽集团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从横向上看,上汽集团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去年上汽的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9.2%,利润总额为全市工业的23.8%,均名列前茅;轿车产量首次突破20万辆,占全国产量的51.4%,市场占有率达到52.38%,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国汽车工业的70%和80%。从纵向上看,上汽多年保持了20%的增长速度,去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又分别同比增长21.8%和21.1%。另据专家检测,上汽1992、1993两年的营业收入,都已接近当今世界500强的最末位公司水平。无论就企业实力或经济发展势头,上汽都将最有希望首先进入世界500强。

  但是,要使可能变成现实,难度还很高。据专家分析,世界500强的排位是动态变化的,1992年,世界500强末位企业的年销售额为27.4亿美元;1995年,排在末位的巴西通信公司年销售额高达88.6亿美元,专家研究报告透露,按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推算法预测,2000年的500强入门条件约为年销售额120亿至1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00亿元以上。上汽集团去年销售收入达600亿元,要在四年内迅速上升到1000亿元,靠自身积累的渐进式发展显然很难办到。专家认为,要跻身世界500强,上汽只有选择跳跃式的发展模式,在三四年内迅速积累能量,加快实现战略扩展。

  实现跳跃式发展,意味着上汽必须打破常规,积极从三路出击。一是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大规模筹资,通过加大投入,使汽车产业迅速膨胀。专家认为,除了向银行贷款,可发行上海汽车中长期债券,同时还可考虑实行局部股份化,通过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二是必须打破以往的单一产业结构,加快多元化发展。产业单一是上汽集团的薄弱环节,近几年应当给予重点突破,选择相关产业及金融、基础设施等若干板块,以资产经营为抓手,尽快建立起集团多元化基础。三是上汽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浦东合资生产中高级轿车项目,已正式签约,将为上汽跻身世界500强又增加一层砝码。浦东项目年产十万辆中高级轿车,1998年年中即可投产,在2000年前就可为上汽增加一块销售收入。上汽应抓住机遇,加速与美方合力将浦东项目搞上去,使上海汽车工业形成“东西联合,两翼齐飞”的局面,再上一个台阶。

  专家推算分析,上汽到2000年达到1000亿元销售收入,必须使市场占有率保持在40%以上,保持年增长率达19.53%以上。由此,上汽集团还将接受市场竞争的考验。目前国内的一汽大众、二汽神龙、天津夏利、广州标致及奥拓等,都已经或将要达到年产15万辆能力,上汽独占鳌头的优势将会受到挑战。专家认为,上汽可重点拓展“销地产市场、出租车和租赁市场、出口市场”三大新领域。可以抓住时机到内地收购几家汽车生产定点厂,适当加以改造,实施销地产;可以让全国各地的销售公司在当地筹办二手车市场,开辟旧车以旧换新业务;出口市场可从零部件拓展到整车出口。

  开发新产品也是上汽发展的关键。专家建议,上汽应参照国外汽车公司水平,增加产品开发的资金投入,改进产品开发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集中力量攻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上汽也可花大钱向国外引进专业人才,从而加速形成自主开发能力。通过超常规的加速发展,可以相信,上汽一定能跻身世界500强。

  (原载1997年3月29日《解放日报》第一版)

  附录二:

  与世界对话

  ———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访谈录(摘录)

  徐:记得前几年上汽集团提出要加快进入世界500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进程推迟了。你担任上汽集团总裁后,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对上汽集团加强与国外大公司的合作和提升上汽集团的国际竞争力问题,不知你有些什么想法,具体又是怎么做的?

  胡:发展汽车工业这个世界性产业,应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否则无法在中国立稳脚跟,更别说走向世界。当时相比较而言,上海汽车工业比较有条件,可以率先进入世界500强。但当时我们的认识比较肤浅,甚至对成为500强的游戏规则还不清楚,因此无法制定明确的战略战术。这样就阻碍我们实现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比如说,我们在合资企业中如果不占50%以上的股份,就不能作为计算口径。按照老口径也就是纵向比,我们“八五”、“九五”发展都很迅速,但是参加500强评比,就不是按照这个标准计算。我们现在说产值有800亿元、900亿元,按照他们的标准可能只有400亿元。如果你不控股没有控制权,那是根本不能算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把游戏规则弄清楚,然后根据这些游戏规则调整我们的战略战术,扎扎实实地为实现这个目标去奋斗。

  今年集团党代会上,我们再次提出了要进入世界500强。尽管是在做同一件事,但心里比过去有底多了。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要在5年内使汽车年产量达到100万辆,其次不仅加强生产经营,还要加大资产经营力度。仅仅局限在中国还不行,还要走出国门来考虑这个问题。集团要做到既大又强,真正参与国际汽车工业的资产重组。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考虑几个问题:第一是观念。汽车工业已经是世界性的,不能占领世界市场,最终就不能巩固中国市场。因为现在的经济已经是全球化经济。第二,零配件一定要从打中华牌到走向世界。第三,要通过跨国经营、资产运作,控股国际上某个零部件生产企业,或者某个品种、某个销售渠道。如果只靠现在这样出口或是谈判,人家给你的就只能是残羹冷饭和几根吃剩的骨头。

  实际上我们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为了铺设全球经营网络,我们已经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包括日本、美国、德国和香港都成立了分公司。这样,在这些最发达地区,不管信息沟通、技术交流还是进出口业务,我们就都有了灵敏的触觉。

  (原载《新上海的早晨·23个人和一座城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

  本报记者徐茂昌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