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驾车旅行的衣食住行--行万里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 09:30  新浪汽车

  一般车过河后最好检查一下轮胎,河底的尖石是轮胎的致命杀手。

  万一在水中熄火,千万不能再启动车辆;一旦发动机进水,你的麻烦就大了。

  行万里路

  无论行路难易,驾车远行前,最好对下面的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车辆

  如果你不是修车专家,远行前最好去专修店或者找明白人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防止它在中途发难。这方面的情况,上一章中,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旅行归来后的保养检修同样十分重要。强烈建议每次长途旅行归来,去专修厂进行彻查。

  长途驾车注意事项

  事实上长途驾驶的基本原则和你在家里相同,就是要遵守交通法规,尊重自己,也尊重其他道路使用者。可惜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十次肇事九次快!”天南海北,这样的标语常常出现在公路旁,提醒超速的司机“妻儿盼平安”。我国高速公路上的小车限速,平原地区在100-120公里/小时,山区在60-100公里/小时。事实上很多车的时速要快得多。不过千万注意,我们的高速公路往往在开通后第二、第三年就变得凹凸不平,高速路上其实没有很大的空间允许你开快车。潜在的威胁不仅来自路面,还来自不守规矩的大车。他们会随时并线,根本不看超车道上还有正常行驶的小车;或者由于行车道严重变形,他们会长距离占据超车道不放,慢悠悠前进;天黑后的高速公路更加可怕,因为不少大车的尾灯不是被污泥煤灰盖个严严实实,就是干脆没有。高速公路上的变形路面在雨天更危险,因为积水的车辙槽会让高速行驶的车辆左右摇晃、难以控制。

  “紧泥慢水”,是我刚开始驾车远行时一位高手的指点,很管用。遇有烂泥路和积水地段,我都会念着这句口诀,或急或慢冲过去。也有冲不过去的时候,比如雨季里几百米长的翻浆路。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在路旁找到块木板,或者多砍些杂草树枝垫在前轮下,还能再冲出去一些。泥泞路面启动和驾驶时都不要用蛮力,低档位加速更好。因为这些路段往往处于盘山路上,搞不好身旁就是万丈悬崖。如果无法自救,等待过往车辆帮助是上策。

  很多城镇的排水系统不是很好,雨季里难免积水。通过这样的路段,要一停二看三通过,有当地的小车(比如夏利出租车)通过后,跟着它的轨迹行驶,否则很容易遇到麻烦在水中抛锚。千万注意,过水时要闷住油门。如果野外的公路被水淹没或冲毁,不要硬闯。通过前先要下车观察,水面浑浊不见底时,务必入水测试深浅,有无障碍物等,如果水过深过急,就得找附近村人来搭座浮桥过河(我自己就遇到过一次,眼界大开!)。当然你得先弄清楚前方是否还有类似的情况再决定是前进还是绕路而行。

  对于两驱车而言,除非人多力大,不要走进沙漠,因为陷车的概率是99%。最终要靠挖沙和众人推车才能走出来。进入流沙地段,宜用二档或三档保持匀速前进,轻易不要刹车,刹车的必然结果,是在轮胎前面“筑起”一座沙墙;一定要停车探路时,找坚实些的路面,不然你会无法起步而且越挣扎陷得越深。

  在平原住惯的人,初上山路也许会胆怯。然而一旦有了经验,你会发现开山路其实其乐无穷—如果那不是一段塌方或者正在施工的山路。人们所说的走过了万水千山,意思实际上是说走过了无数峰峦和峡谷。我很容易陶醉在从山巅到谷底再盘旋上山的驾驶中,更爱站在隘口俯视山下砂石路上大卡车卷起的狼烟,裹随着车辆蠕动。这种海拔上的升升降降带来的充实和满足,让我最真实地感到我在走着,掠过不尽的村村寨寨、奇峰秀水。

  2001年以后开始的通县油路工程,将相当部分的山区公路改造成重丘四级的黑色路面,不宽,但平坦舒适。要注意的是,和大多数新建公路一样,山区新修的油路,通车时很少施划了交通标线,行车时务必守住自己的车道。盘山路上视野差,逆行的危险要比在平路上高得多,而最忌讳的,就是弯道超车。

  如果你不得不通过一段特别糟糕的路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慢。或者你可以向后转去找别的路,如果是只此华山一条路的话,放弃也许是最明智的办法。

  砂石路上行车,无论平路还是山路,都应注意控制车速,给提前刹车留有余地。在砂石路面上高速行驶,很忌讳急刹车,急刹车极易造成侧滑甚至翻车。

  事实上,在各种路面行驶,都要保持适度的紧张度,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在普通公路上,这些紧急情况还包括:前方车辆(机动车或非机动车)突然猛拐;路边突然蹿出行人、拖拉机或者马车等;夜晚前方车辆没有尾灯(以大货车和拖拉机、农用车为主);违章驾驶的车辆逆行进入你的车道;没有任何提示的道路塌陷、塌方;对面车辆作“独眼龙”状使你很难判断车身宽度;最可恨的是夜间对面大灯分外耀眼使你头晕眼花看不到前方情况。

  我苦练几年才练出铁打的本领不惧大灯照射,并还以颜色—咱的大灯没有经过改装,仅仅表示愤怒而已。但无论如何,我给自己约法三章的第一条,就是尽可能避免夜间驾驶。痛苦。

  疲劳驾驶的危险,不亚于自杀。我见过不少车祸,是由于至少一方的疲劳造成的惨剧。切忌切忌!驾车的生理低潮期,下午1-3点。这段时间如果累了,不妨换人或者休息休息。

  在对开两车道或者更狭窄的道路上行驶时,尽量避免跟在大车后面,包括大货、大客、中巴等一切比你大的车型。通常来讲这些车车况不佳,不少连刹车灯都没有;他们不仅严严实实地挡住你的视线,还多半会释放深灰色气体令你如坠五里雾中。

  重要提示

  ⊙ 恶劣天气时最好安排休整,必须上路时要特别当心。

  ⊙ 大风天气注意事项:停车不要溜边儿,要远离楼房、广告、枯树;斜向风力特别大时,只能小幅度打方向,

  千万不可大幅度回轮。 当风力大于8级,必须顺风向停驶。

  ⊙ 大雾天气注意事项:打开雾灯、近光灯、双崩灯,控制车速;鸣笛警告行人和车辆;使用空调除雾,不要

  边走边擦;切勿沿路边行驶,尽量靠近分道线;无交通标线的路段,一定要找安全的地方停车,雾散后再上路;停车时不要关灯,人员要撤离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停车时,人员务必从右侧下车,并向右侧离开高速路。

  ⊙ 雪后路滑行车注意事项:起步不要过猛,无法起步时要把驱动轮下的冰雪铲掉,增加摩擦;控制车速,

  缓加油;道路中间被车流压过的路段积雪较浅,但要注意往来车辆;切勿强行超车,更不能右侧超车;切勿急刹车,制动时配合低档减速;不要猛打方向;必要时要挂防滑链;带上太阳镜可以保护你的视力;停车时尽量选择平坦干燥的路面,要远离各种障碍物,以免侧滑时碰撞。

  中国公路上,有种现象非常多见,就是抛锚大货车留下的石头阵。

  一些无良大车司机修好车后根本不管自己摆在路中的大石头会给后车造成多大危险。

  我就因此吃过大亏,因为当时正好是一处砂石路的拐弯路面,事先没有发现,

  看见时又不敢急刹车,只能骑着1尺高的石头过去,底盘基本报废。

  加 油

  因为中国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轿车和旅行车都是汽油发动机,这里只介绍各地汽油的情况。

  燃油质量 1996年刚开始自驾车的时候,我每天念叨的就是要给我的小马驹吃点好料。那时候离开城市就是70号汽油的天下,因此90号汽油就是好料了。后来国家开始普及无铅汽油,新出的车逐渐选用电喷发动机,93号无铅汽油就成了很多车的必须选择。

  到2003年夏天,只有西藏自治区的国营加油站还加不到93号汽油,但拉萨、林芝、日喀则等地的中国石油加油站都已经准备好93号油泵,供应指日可待。拉萨、林芝等地的私人油站中,偶尔有93号汽油。广东是另一个特别的地方:大多数地方没有93号汽油,只有90号、97号。除此之外,全国的地级城市,都可找到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大型加油站,加到可靠的93号汽油。

  这些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扩张非常迅速,各自买了很多私人老板建设的加油站。其中有些加油站的进货渠道不统一,油品质量无法保障,严重的还会对车辆造成损坏。因此加油时一定要认准油站。以中国石油为例,通常正规的加油站,都有编号(如:京00018),有中国石油的统一进货渠道。

  现在有的地方在做燃料加乙醇的试点,比如河南省。加了10%乙醇的汽油,对油箱的清洁度要求较高,常年没有洗过油箱的老车,很可能会阻塞油路。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在有普通油品供应的油站加满油箱。以河南为例,高速路和交通主干线上,有普通汽油供应。

  在小炼油盛行的地区旅行,要特别当心,很可能一次加油失误,会毁掉整个旅行。2000年的秋天,我就在唐蕃古道上经历过这样的劫难。电喷车对油品要求更高,到了可疑地区,加油时务必谨慎,可以丝袜套住油枪加油;或者用咖啡滤纸过滤汽油(本身带油箱滤网的车较难操作)。

  还有一种添加剂,是炼油厂炼高清洁汽油时添加的,可以将劣质汽油中的水分等杂质乳化。我曾设法得到过1升美国乙基公司的添加剂,偶有使用,效果甚好。

  2000年,在西宁通往玉树的旅行中,我不幸在花石峡、玛多接连遭遇劣质汽油,化油器的车都无法喘息,走几十甚至几公里就灭车,必须清洗化油器、通油路。4天之内,两次拆下油箱清洗,情况还是没有改观。最终在成都发现,是油箱连接油管的网子被杂质严重阻塞。那段旅行,简直就是场噩梦,但我学会了用自行车打气筒通油路的方法。当地司机拜脏油所赐,都擅长对着进油管猛吸,我试过,险些晕倒。

  保质保量是加油站应该遵循的守则,但一些黑心油站常常克扣消费者,时有缺斤短两事件发生,多的会超过10%。如果在偏远地区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能做的,除了抱怨只有忍气吞声,将其列入黑名单,告诉可能经过的朋友们。

  统一品牌的加油站在各地陆续出现,有进入中国的壳牌、美孚、BP、嘉士德等,也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品牌专卖店。这些油站通常分布在沿海地区,或者高速公路沿线,油品质量好,有较文明的卫生间、整洁的小型超市、洗车、汽修等较为齐全的设施,有些还建有司机休息室或汽车旅馆。

  重要提示

  ⊙ 需要注意的小炼油猖獗地区主要有:陕西的榆林地区,青海的私人加油站,河北、山东的产油地等。其他石油产地如土哈油田、大庆油田等地,我在加油方面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

  燃油价格 汽油的价格颇讲究市场规律。如果以北京的价格为基数,产油地如新疆、黑龙江,油价要低5%-10%,东部、中部大部分省市的油价较北京略高,多数为全省统一价格。云南的油价较高,昆明的价格约较北京贵6%左右,越向西价格越贵,到德钦可能高出15%,但可以找到93号汽油。四川西部的甘孜州油价是除西藏、海南最贵的地方,最偏远的县93号汽油可以比北京高30%。

  海南是实行费改税的试点,全省所有道路免费通行;相应的,过路费以税的形式加在了油里,因此海南的油价比内地高出很多,较北京价格高出35%-40%左右。西藏是另一个全区范围内免收过桥、过路费的省区,这倒不是因为费改税,而是中央给予了扶持政策。西藏的油价和海南相仿或者更贵,是因为运输距离遥远道路艰难,运费高昂。

  在新疆这样的石油大省,产地油价较其他地区便宜2%-10%。如果你从吉林或者内蒙古进入黑龙江,突然发现油价陡增,别担心,是公斤制在作怪,1公斤汽油约为1.3升。黑龙江是惟一一个实行公斤制的省。

  我的经验是:尽量在大中城市的城区老加油站加油,你会发现在那里加油的本地高级小车很多,质量肯定有保证。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也比较正规。

  乙醇汽油的试点正在逐步扩大,到2005年底,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山东、河北和江苏4省的部分地区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其它汽油。

  行路须知

  认识道路编号 2003年10月前出版的中国公路地图,道路分级仍按国道、省道、县乡公路的标准,地图上,只标有国道的编号。

  真正落实到路上,现在国道的编号相当清楚,以“G”打头。如110国道的里程标志上,你会看到“G110”的字样。我国的国道编号以1、2、3开头。“1”字头的国道,为从北京出发的国道;“2”字头的国道为南北向,国道零公里从最北端算起;“3”字头国道是东西向,零公里在国道最东端。国道号码只是道路编号,并不代表道路一定平坦宽阔一定是高等级的。不过随着国道改造的逐步展开,有朝一日国道或许可以成为高等级公路的代名词。

  上下两车道的国道,里程标志一般只在从起点出发的右手方向,离零公里越远数字越大。这个规律可以帮助你判断自己前进方向正确与否,特别当你没有GPS导航,并且在盘山公路上。比如你从一条小路拐上沿213国道,准备向南行驶。这时国道里程标志应该在你的右手方向,里程数越走越大。而如果里程标志在你的左手,你的方向肯定错了,你会发现,国道上的里程数字越走越小。

  国道里程标志的数字并不总是连续的,这和国道改造工程中有相当部分路段裁弯取直有关。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国道经过的城镇两端,但在省界处最为明显。因为各省国道改造进度不同,里程数跨度较大。如果你从贵州兴义沿G324向西进入云南,你会发现,里程数一下子从2461跳到2475。

  “S”打头的公路代表省级公路。但各省市自治区的省级公路编号可能只在公路局的文件柜里,真正路上的编号非常有限,而且因为没有相应的地图可以对照,即便路上有了里程标志,对驾驶者而言也不明确,你不会知道这条公路的起止点。“X”表示的县级公路,存在着同样问题。

  高速公路的简称最为明显,“沈大高速”、“成渝高速”等不能细数。到2003年10月,中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突破25000公里,但高速公路并没有统一编号,无论在地图上还是实际路标中。

  国际上并没有高速公路的统一编号。但除英国外的欧洲国家,统一用“A”代表高速公路。2003年7月的时候,北京的路标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四环路上可以看到红底白字的“G020”表示京津塘高速。就是说这种规范应该表示高速公路。但此“G”又与国道的“G”相同;且与“G103”一样是红底白字;更让我疑惑的是,曾经在西安-宝鸡高速公路上看到红色的“GZ”编号,不知该作何解释。关于“GZ”的苦思冥想,在一个不眠的夜晚终于有了结果:它应该是“国道主干线”的缩写!

  事实上,无论国道、省道还是县乡公路,都会有一个简称,比如从北京到天津的104国道,也叫“京津公路”,湖北白杨坪到重庆奉节的公路,叫作“白奉线”。

  无论如何,希望我们的路标系统会越来越规范,颜色标志统一,绿色表示高速公路,蓝色表示普通公路;公路局规划图上的编号老百姓旅行时可以当作行车指示,地图和路标相对应。在这一天来到并明示之前,我们还得多个心眼儿。

  中国青年出版社及作者授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编辑:戴翠娥)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