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驾车乐园之三:侗乡苗寨瑶山(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 15:35  新浪汽车

  终年郁郁葱葱的山林

  波涛汹涌的江河

  蜿蜒迂回的山路

  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别具魅力的民族风情

  朴实好客的人民

  藏于深山数百年的戍边兵屯

  悠扬的侗歌余音

  ……

  自驾车线路

  从柳州或桂林出发往返,是最顺、最方便的的路线,走的回头路也最少。

  柳州交通畅达。若准备从黔东南往西继续旅行,可走三都、都匀上高速。凯里-雷山-榕江一线2004年仍有道路施工。

  这是黔东南、湘西南和桂西北交界的土地,山高水深,是侗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尽管包括了中国最老牌的名胜桂林,但桂林在此只是一个繁华喧嚣的点。整个地区的原生态状态,会让你被山民的朴实感动,那些你随便在哪个村庄中看到的“天地君亲”的横眉,会让你有恍若隔世之感。

  旅途亮点

  六密村

  广西金秀县三角乡的大瑶山深处的小山村,盘瑶人聚居地。金秀县的森林覆盖率为73.11%。有人做过检测,金秀县城的富氧离子含量是柳州市的28倍。六密村在瑶山深处,林涛万顷,要是和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比较,相差百倍怕是有的。

  六密是大瑶山中一个偏远的自然村,27户人家,如果不是朋友在那里开茶场,我恐怕永远也不会走进瑶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六密的村民个个干净利落,不像平常的乡里人,更看不出这里是贫困村。不少小阿端(男孩子)生成靓仔模样,如果在城里,迟早要被星探盯上。或许是水土的原因吧,六密村的阿端比喜端(女孩子)多不少,要是谁家生了女儿,必定乐得合不拢嘴。

  六密的瑶人,属于盘瑶,瑶族的一个分支。村里男人们的装束和汉人没有多大区别,但女人们总要戴上漂亮瑶帽出门做工。上了年纪的阿顾(阿婆),则每天都会穿上全套的传统服装。别小看盘瑶女人们的穿戴,这要用她们一年的时间亲手刺绣、缝制。小喜端往往十五六岁就得开始准备嫁衣,临到结婚之前,也还要母亲和姐妹们帮手。

  中国林业大学的专家们曾到大瑶山进行检测,发现这里的水土和气候,非常适宜种植茶叶。于是为了帮助瑶人脱贫,政府扶植六密人种植茶叶,我的朋友就是那之后来到六密的。他被这里的山水以及六密人的挚诚打动,盖起了一座小木屋,一个小型的茶叶加工厂。2003年清明时,他送给我一斤六密最好的明前茶,清香怡人,妙不可言。那时候,我就想一定要进六密村看看。

  六密虽然是个贫困村,但村民的观念并不守旧,很能接受新鲜事物。自从朋友带了电磁炉进山后,每次回城,都有一个特别的任务——给各家各户带炉子。这个仅有27户人家的小村子,先后有21户用上了电磁炉!金秀正在进行农村电信网络改造,电话就要装进山里来了,第一次统计,六密就有18户人家要求装机。

  大瑶山连绵百里,宛若桂中大地上一块硕大的翡翠,享有“万宝山”、“立体资源宝库”的美誉,盛产杉、松、竹等,并分布有世界最大最多的银杉群落和桫椤群落。金秀主要的土特产品有灵香草、绞股蓝、八角、木耳等。但在我看来,这里最好的物产,就是六密村的笋干。必须承认那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笋子,发好之后黄黄嫩嫩的,村里人喜欢直接放进锅里打边炉,和土鸡、蔬菜一起煮,有时也有从山里打来的野味。那些城里带来的电磁炉,此时派上大用场。

  六密各家都在山上的责任田里种了不少竹笋,卖笋干是他们的一大进项。自家要吃鲜笋时去自家地里砍。没人去偷邻居的笋子,因为村里有严格的村规民约,对偷窃的人处以重罚。偷人家一根笋子,要请全村的人吃饭,每家至少要有一个代表出席。在这样严厉的约定下,村民们相安无事过着太平日子,希望辛勤耕作可以换来更好的生活。

  金秀县将发展旅游业做为立县之本,正在大修公路。2004年五·一时,二级路可以直通三角乡,一条8公里长的乡村四级路也会通到六密村,那时候车辆进出就方便多了。在此之前六密只有一条荆棘丛中开出的崎岖山路和乡里连接,一台拖拉机的宽度,雨季连越野车也不敢往里开。朋友是第一个开汽车进六密的,我则是第一个开小轿车进村的。朋友看好六密,计划在这里搞农庄旅游。村里人自然非常支持,旅游业是使村子早日致富的捷径。

  也许下一次再去六密,他们的农庄旅游已经火起来了。

  江头洲村

  也叫江头村,桂林灵川县的一个明清古村落,刚开发不久,民风淳朴。

  《灵川县志》上说,江头村的居民,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后裔,明弘治年间从湖南迁来此地。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的后人遵从遗训,环村种植了莲花;并在村头建了一座器宇轩昂的周氏祠堂,就命名为“爱莲祠堂”。

  理学大家之后也多出仕途之人,村中出了不少一门两进士、五代五知县这样的官宦之家,于是青砖大瓦房就成了古村落建筑群的主体。我最喜欢的,还是漫步在老宅深巷之间,看路面变换的图案——江头村的老路,都是用大小不等的石头铺成,和那些古老的青石板路,又有不同。

  江头村还没有门票,参观爱莲祠堂的游客,可凭自愿捐款。

  龙胜矮岭温泉

  华南最著名的温泉,位于矮岭溪边的幽谷中。十多年的开发多少使温泉景区变得喧闹,但它仍不失为可以休息一晚的好选择。景区内有很多夜市排档,竹筒饭值得推荐,用的都是新竹子,竹香妙不可言。

  温泉景区门票:10元/人。

  八舟河

  位于贵州黎平县高屯乡,由喀斯特地貌景观、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景观、河、溪、库水域景观、丘陵草场景观以及村寨田园风光组成。就在黎平到锦平的公路边。八舟河的水车群,是公路上最具点睛之笔的风景。

  隆里

  位于贵州锦平县,紧邻黎平县境,在黎平到锦平的公路旁。黎平到锦平的公路原来并不从隆里经过,新修柏油路2003年秋天才贯通,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有着600年历史的隆里,一直藏于深山不为人知。

  如果不是有隆里的路标,我很可能会错过,因为在隆里与公路之间,还有一片建筑挡住了视线,只能隐隐地看到一处关楼的顶部一闪而过。找一条泥泞的小路开进去,绕着城郭兜了大半圈,却没找到一个可以开车进城的门,只能回到东门外汽车站前,在斜坡上找个空当泊车。

  迈步进得城门,一下子怔住了,脚下的石子路竟然全用鹅卵石砌成,龟背形的图案又竟然那么规矩,每一块鹅卵石必定有与它呼应的另一块。淅沥的细雨使城外的小路泥泞不堪,城里却好像为了欢迎什么人特地清水泼街了一样。走在这么清爽的石子路上,脚步立刻轻盈起来。

  隆里是明代军屯制的产物,它在建筑布局上的封闭也就不奇怪了。而今城墙多已破败,惟有古街古巷古屋还保留着最初的风貌。隆里的民居多是砖木结构,也有本地干栏式吊脚楼。防火是城中大事,不仅每家院子里都备有清水,还在院落之间用砖砌防火墙。

  隆里人的友善,一开始会让外来者有受宠若惊之感。那天我是街上惟一的游客,挎着相机游荡。对面走来、或者坐在自家门口的隆里人,多半主动投以微笑,问一声:“来旅游呀?”巷口有一个小女孩儿瞪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模样煞是可爱,忍不住对着她按下快门。女孩儿的奶奶听见声音走出来,我便向她要地址,好把相片寄过来。地址记好了,奶奶一定拖我到家里吃饭,我因为还要赶路,再三不肯。不想她又追出来几步,塞给我一袋热腾腾的红薯。

  车江侗寨

  被称为“千户侗寨”,贵州榕江古洲镇车江大桥对岸车江大坝上。车江侗寨由三四个大小不一的侗寨连成,合称“三宝侗寨”。其中章鲁村是侗族语言标准语音、即侗语“普通话”的发源地。车江保留着完好的侗族生活场景,家家务农,户户纺纱,寨头村中有最古老的侗族祖先“萨堂”庙。

  增冲鼓楼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从江境内,但距榕江县城较近,从榕江县城有新修的土路前往,31公里,小车可以通过。增冲鼓楼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秋,是现存最古老的鼓楼,且工艺精细,为我国木质结构建筑中所罕见。

  鼓楼是侗族建筑技艺的集中体现。侗寨建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由全寨人集资修建,侗族能工巧匠自行设计、建造。造楼没有图纸,数百上千根梁、枋、柱的尺寸全凭心算。侗寨鼓楼的多少,根据寨子的族姓而定,一般是一个家族要建一座鼓楼。

  鼓楼有厅堂式、干栏式、密檐式等多种形式。无论哪种,一般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顶尖部,多呈葫芦型,顶盖正中在1根1丈左右的木柱上套由大到小的5至7颗陶瓷宝珠,犹如塔尖,凌空而立。顶盖是绚丽多彩的楼顶,多为伞形。顶盖下斜面的人字格斗拱,像蜂窝百孔窗,周围木雕好似燕窝垒泥点,工艺精巧,造型别致。中部是层层叠楼,形似宝塔楼身。楼檐一般都是六角,每方檐角均为翘角,层层叠叠,重檐而上。自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楼身以四根粗大、笔直的长杉木为主柱,从地面直通楼顶。楼内雕梁画栋,鱼虫鸟兽,栩栩如生。下部是宽敞、实用的楼底,多为正方形,四周有宽大结实的长凳,中间是一个圆形大火塘。

  鼓楼既是侗寨的标志、侗族族姓的标志,也是村民休闲、社交的场所,还是接待客人、集会议事的地方。旧时,鼓楼还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

  重要提示

  ⊙ 全程约1900公里,包括去往景点的路程。

  ⊙ 路费约120元,主要用于广西的高速公路和二级路通行费,贵州境内没有过路费。

  ⊙ 行程7-15天。

  重要提示

  ⊙ 瑶族,是中国南方的山地民

  瑶族,隋唐以来就生活在五岭山区,有“五岭无山不有瑶”的说法。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广西的瑶族共有140多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2/3,主要分布在金秀、都安、巴马、大化、富川、恭城等瑶族自治县内。瑶族的支系较多,有盘瑶、过山瑶、顶板瑶、花篮瑶、白裤瑶、蓝靛瑶、红瑶、八排瑶等称谓。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中国青年出版社及作者授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编辑:戴翠娥)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