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价“跳水”难起浪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 09:31  中国质量报

  消费者的心态如何,直接关乎车市的命运。尽管经销商们对时下的降价风暴惊魂未定,戏称是“刮一次就吓一次”,但上海的消费者却报以不以为然的冷静。“等一等”的心理预期,导致他们齐刷刷地集体观望,低迷的车市似乎仍然没有止跌回暖的大势。

  精打细算是上海人特别强烈的消费文化。不少上海人持币待购正是出于对已购新车贬值的担忧。“我的一位同事买车后没几天车价就跌了1万多,心里不知有多懊悔。现在他见到我们打听车的事情,总是大声相劝:前车之鉴。小心吃亏啊!弄得大家缩手缩脚下不了决心”,复旦大学的一位老师说。这样的教训,甚至还使一些欲立即购车的买主也心生踌躇,加入到持币待购者的行列。

  “惊雷”、“超导”、“狂飙”、“圆梦”……在硝烟弥漫的“跳水大赛”上,厂商们挖空心思以“施惠者”的姿态登场,而很少有厂家直言车价的虚高,“这让我们感到降价行为很虚伪!”在一家公司任报关员的林艳丝毫不留情面。她说,目前国内汽车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仍然偏高,而小幅降价对车商并无多少实质影响,但他们往往不从车价里挤足水分,而是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给消费者实惠”,遮掩真相。她的同伴插嘴道:“现在国内排量相同的轿车,有的卖5万,有的要卖18万,其中十几万元的差价我们搞不明白。我看降价的空间还很大,水分肯定有得挤。”

  市场人士分析,宏观政策面对当前车市的影响,恐怕要比单一的“价格杠杆”更有力。上海的车市,近年来 一直颇受消费环境的制约。车牌额度的限制和价格的一路蹿高,以及停车难、停车贵等上海特色,一直困扰着这里的消费者。现在,有关汽车产业发展、消费政策等的贯彻落实还有待于进一步明晰,而信贷消费、使用环境等也没有大的改观;另一方面,随着明年汽车进口取消配额,加上进口关税降至新低,更使眼下的观望氛围郁结难散。这位人士指出,除了老款降价和推介新车,汽车厂商更应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取悦于民,靠比拼“品牌”、“性价比”、“质量”、“服务”等其他综合手段来腾挪消费者袋中的钞票。“生产一辆提走一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高 路 姜 微)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文化博览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