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政
中国汽车行业的高利润率,本是一个没有疑问的话题。可最近,围绕利润率的高低,引出一场争论。
争论的缘由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日前提供的一则数据———2003年头11个月,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是8.61%。接着,根据该协会提供的2003年全行业销售收入9256.64亿元,利润总额754.56亿元,计算出行业利润率为8.15%。可是,按照以前从权威部门得到的数据,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应该在20%—30%。
说汽车的利润率仅为8%,没人会相信。撇开别的理由不讲,单从众多圈外企业争相进入汽车领域,就足以说明汽车业的吸引力。因为,资本从低利润向高利润行业转移,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动力。正是为资本寻求出路的投资冲动,导致了众多行业外企业狠下心来,拿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投向汽车这个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曾经这样说,汽车行业是高投入、高风险,但也是高增长、高利润。
既然高利润已是公开的秘密,关于行业利润率的统计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差?其实,从会计学和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利润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有很大差别,分析起来也很复杂。
首先,按照国内惯例,利润分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四类。主营业务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包含零部件成本、人力成本等),再减去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通常称为“毛利”,是指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中,营业费用包括市场推广费用、营销费用等,管理费用包含办公费用、差旅费、管理人员工资等,财务费用即利息收支的净额;利润总额又称作税前利润,是指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净额、补贴收入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净利润则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衡量一家企业的利润率,首先要看是哪部分利润。
其次,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难有说服力。目前,在册的汽车企业有100多家,虽然销售前10位的集中度早已超过了80%,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行业准入限制,企业的目录,即以前所谓的“准生证”成为稀缺资源,一大批常年亏损企业待价而沽,死扛着不破产。因此,盈亏相抵后的行业利润总额,很难真实反映主流汽车企业的利润状况。
第三,即便是看某一家企业的净利润率,也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加大开发费用,或者添置厂房设备、做大固定资产、分期折旧等合法方式,冲抵部分利润。
由于政策限制,所有的汽车合资企业不能国内上市,因此,对于一般人来讲,很难拿到准确的财务数据。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消费者称汽车行业为暴利行业,理由却很简单也很直观。比如,一辆在美国市场售价2万美元的轿车,按照汇率计算,该卖人民币16万多元,实际上却卖20多万元,能不是暴利吗?又如,花2000万元建一个4S店,两年就能回本;卖一辆20万元左右的车,能挣一两万,销售领域都有如此高的利润,生产厂岂不挣得更多?
其实,不是笔者为厂家说好话,这中间确实存在一些误区。在国内,汽车零售价是含税价,除去17%的增值税外,还根据排量不同,包含3—8个百分点不等的消费税。这部分税金,由厂家在生产环节代缴,因此,在消费者买车后缴纳10%的消费税时,车辆零售价要除以1.17,即还原回代缴增值税前的水平。而在美国,轿车售价中不含税,税金在流通环节征取。也就是说,同样的2万美元的轿车,如果进行本地化生产后售价与国际接轨,应该加上22%—25%的价内税,折合人民币20.2万元—20.7万元。还要加上部分零部件进口要缴纳的关税,大约在21万元左右。21万与16万,这5万元的差价其实是厂家预先代缴的税金,全部记作企业的净利润,确实有点不公平。此外,中国汽车流通领域的成本也高得有些畸形。
不过,不管怎么说,行业利润率高都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关税下调到位、市场进入者增多、竞争加剧,中国汽车企业要想总躺在高利润的摇篮里,不只消费者不买账,市场规律也是不会答应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