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能源缺 污染大 交通拥堵 三大难题考验汽车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 17:12  经济日报

  众所周知,“自行车王国”曾是世界对中国的形象表述,如今,这一称谓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据预测,2004年我国汽车总产量将达到500万辆以上;而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中国汽车产业将会保持20—30年的快速增长,2005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356万辆,2010年达到5669万辆,2020年将高达13103万辆。

  汽车的放量增长,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汽车社会”正向我们迎面走来。然而,历史从来不是单一力量直线作用的产物。“汽车社会”的不可逆转,也伴随了围绕汽车一系列矛盾的集中爆发。能源短缺、排放污染、交通拥堵,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中国能否顺利实现从“自行车王国”向“汽车社会”转变的紧要所在。

  能源短缺问题显现

  我国能源的严重短缺是一个无需争论的客观事实。自1993年开始,中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而且进口数量在逐年增加,对国际市场原油依存度与日俱增。在能源储备上,我国也是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石油资源的人均可采储量仅为2.6吨,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3.5吨。一系列数字在提醒人们:中国缺油!

  过分依赖进口,将严重危及国家的石油安全,而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无疑会加速这一趋势。2000年我国机动车所消耗的石油为6560万吨,约占全国总石油消费的三分之一,而据预测,2010年和2020年我国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将直线上升,分别达到1.38亿吨和2.56亿吨,将占到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

  能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汽车工业的高级问题,但在中国却有着自己的“特色”。首先是汽车发动机技术水平低。其次,汽车燃油效率也十分低下,目前我国机动车的燃油消耗水平普遍比世界发达国家低15%—20%。第三,相对偏低的油价,也是我国汽车厂商和消费者对油耗不重视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汽油价格约为0.32美元/升,而在世界公认的油价最便宜的美国,也达到了0.43美元/升,法国、德国、日本等国每升油价则都在1美元左右。

  汽车大量进入家庭与减缓石油消耗,固然是一对不容回避的矛盾,但在我国即将步入汽车社会的节点上,解决问题也不可因噎废食,片面限制汽车生产和消费。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冯飞博士提出了一套“政策组合”建议:通过与国际合作和市场刺激的双重作用,导入先进的汽车技术;提高我国燃油效率标准;开征燃油税;制定可行的标准改善油品质量。而从目前炒得沸沸扬扬的“汽车燃油费改税”和“欧II汽车减征消费税被叫停”中,人们也看到了政府所做的正面努力。

  排放污染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也日趋上升。由汽车排放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将是我国步入汽车社会所必须面临的第二道难题。

  有关专家认为,尽管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但从环境变化的趋势看,城市污染也将从煤烟型污染向汽车尾气型污染转化,这种状况将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

  据统计,在2000年,我国一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300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也达到了380万吨。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市区,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污染物的第一大污染源。据国家环保总局预测,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将达到79%左右。

  不过,日益严峻的现实也许只是阶段性的产物。在美国,汽车保有量约为2亿辆,是我国的8倍多,但环保指标比我国却不知要好多少倍。

  在一份名为《汽车排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报告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来有为博士认为,我国汽车排放污染大的原因,主要在于汽车性能差、单车排放量大,在用车的保养状况差、使用年限过长,汽车排放标准落后、车用燃油品质差等方面。他认为,我国如果能严格排放标准、提高汽车性能,提高油品质量、发展清洁能源,尽快实施燃油税,并改进交通状况、完善环保管理体制的话,“从中长期看,汽车污染排放量增势将趋缓,甚至会下降,汽车污染也不会成为阻碍汽车产业发展的障碍”。

  缓解拥堵迫在眉睫

  “买车不难,出门难”,似乎只在一夜之间,交通拥堵已成了一个全社会性的问题,其中以北京为最:上下班高峰时城区道路交通基本瘫痪,部分车道每小时饱和度高达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车速也下降到每小时10公里左右,与自行车相当。

  一边是交通严重堵塞,一边是私人购车潮涌,类似的情况绝不止于北京,日益恶化的交通状况也挡不住汽车社会前进的脚步。然而,一个可见的事实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在未来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剧。

  车路比例不协调,这一矛盾已成为影响汽车产业发展乃至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车路矛盾不仅降低了运输和通行效率,还加大了财政负担,仅北京市今年缓解交通拥堵的投入就高达350亿元;交通拥堵带来的汽车怠速运转,还加重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与此同时,交通事故也是有增无减,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高居世界第一,2002年每天死亡人数达到300人。

  车路矛盾成因复杂,而城市道路缺乏规划首当其冲。日前,北京市有关部门就宣称,北京当前交通的根本问题为城市规划问题,并作出了“推进城市功能布局及交通结构调整,大幅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及运输比率”的承诺。

  缓解交通拥堵迫在眉睫,各方专家学者也纷纷为之献计献策,如提倡限私车、多修路、大力发展公交、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等,其中个别方案也引来颇多争议。作何选择,还需要政府通盘考虑。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缓解交通难题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站在汽车社会的门槛上,只是希望这个过程不要太漫长。   (文/本报记者李会)

(编辑:邵京宁)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