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不过刚开头,汽车降价之风就有愈演愈烈之势。半个月之内,包括吉利、夏利、中华、哈飞赛马、三菱帕杰罗SPORT等近十款车型先后降价,最高降幅接近10%。汽车专家认为,今年汽车降价将是种常态,而不再是新闻;他们预测,今年汽车的降幅将达到8%-12%左右。
这种趋势对于那些准备买车的消费者来说可谓是件好事。但是事情一分为二来看,汽车降价也给消费者带来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说降价以后对先购车者的赔偿问题),如何妥善地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对于汽车产业至关重要。专家认为,频繁降价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汽车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笔者的朋友买了辆不到10万元的车,可是在他买车的1周后,该车就降了数千元。这位朋友感觉自己做了冤大头,找到经销商要求退车或者退出差额。经销商当然不肯答应,几经周折,最后以经销商私下承诺适当减免维修保养费用告终。这个时候,这位朋友已经没有了开上新车的喜悦,只剩下一肚子的懊恼。去年以来,几乎每次降价都会有刚刚买了车的消费者诉诸经销商或厂家,要求降价索赔。一位销售经理曾和笔者说,只要媒体一说降价的消息,他就紧张,不敢在店里,怕在降价之前买车的用户上门来找麻烦。
目前,降价对于汽车厂家来说成了一柄“双刃剑”:搞得好市场份额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运气不好的话就会导致汽车品牌形象一落千丈。2003年的市场形势告诉大家,经常降价的车型未必卖得好,但是,如果不降价,卖得更不好。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汽车降价也是怀着复杂的心理:买之前希望降价,能花少点钱;买完以后又担心刚买了车就又降价,车辆贬值得太快。于是,2003年,车市上就多少有点买涨不买落的心态,频繁降价的车型市场反映大多平平。
依笔者看来,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公道且稳定的汽车价格,在1-2年之内跌幅不应太大。这也要求厂商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通过精确的市场预测和利润计算,还给汽车一个实惠的价格。如果这样,即使厂家有时候作出改进和升级,价格略有上升,消费者也是会接受的。因为这样的产品才具有较高保值率,才会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另外,如果厂家实在要降价,那也最好是在配件、维修服务等方面同时调整。不能车价降了,配件价格却涨了,让消费者吃“哑巴亏”。 (特约撰稿陆远君)
不支持Flash
|